第四十一章:聞道章

【本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意】:上等根善的人聽聞大道理,自然能啟發其善根,深信不疑,志與道合,努力精進,勤修佛道,努力實踐。中等善根的人,雖聞佛道,雖有信仰之心,但因見識不足,對道的認識不清,道心不堅,若有若無。下等善根的人,若似愚頑之人,見識淺薄,不知「道」是什麼?而且本性迷昧,聽聞佛道大笑嘲諷,認為無稽之談,大道原本就深奧玄妙,像這些下等根性之人,若不嘲諷大道,又怎麼能顯出道的偉大玄妙呢?。

【本文】: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

【意】:所以有這樣建言:明道若昧:明白大道的人外表看不出有什麼特別,好似很愚昧的樣子。進道若退:精進修行之人不會刻意展現能力不走在人之前,好似不長進。夷道若類:心合於道之人,言不說玄說妙,不分富貴貧賤平和實在的。上德若谷:真正上德之人,心如太虛,量如空谷,能容能受,智慧是深不可測。

【本文】: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意】:[偷:行事不為人知],[渝:應變],大白若辱:心境純潔的人像蓮花出汙泥而不染,做任何事不計較得失是非,就好似受辱之時一樣的安然。廣德若不足:有廣博德行之人常不自以為有德,還自認不足。建德若偷:建立廣大功德的人常不向人誇耀他的功德,行各種善行總是不為人知默默的行事。質真若渝:道明德深之人,具備了大道率真而樸實的性質,無有心機,却內智深厚能隨機應變,運智巧妙。

【本文】: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意】:[隅:邊角]。大方無隅:真正的廣大是沒有邊角的,言一個得道者心量上是沒有缺失。大器晚成:偉大的事業是要有長時間努力的,言一個人大智大才非短時間所能培就的,亦是不斷的磨練累積了經驗才能成就。大音希聲:最真實圓滿的語言(金言)是非常少希貴的。大象無形:最真實圓滿的形象是看不到的,那是怎麼樣的形象才是最完美呢?就是心之象,隨心變化。道隱無名:大道既無聲亦無象,却隱藏於萬物之中,一切萬物也都含藏了大道之性,所以老子在清靜經云: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本文】:夫唯道,善貸且成。

【意】:所以以道來說,擅於借用道之理論並運用,歷經考驗將能成就也。

第四十二章:沖和章

【本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意】:一無極也,二太極陰陽也,三天地人。無極乃道之本體,從無而生有,此即無極生太極,乃動之始動,太極乃一混然之炁以其微妙之變化就開變出陰陽二炁。陰陽二炁互相作用,得炁之輕清上浮為天,得炁之重濁聚凝為地,得炁之中和混成為人,天地人三才於是誕生,而一切有情無情、有形無形、有生命與無生命,皆是依此三才之理而生萬物。

【本文】: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意】: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陽調和,一陰一陽即為道,相沖相合,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交互感應變化而生,大道能以細柔的力量調合出圓融之氣,自然而平和此即太和之氣。

【本文】:人知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意】:凡人所不喜歡、討厭的就是居於人下不如他人,但位居高位的君王却以孤、寡、不穀而自謙自稱,如此卻反而受臣民的敬佩。

【本文】: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意】:那損益的定義又如何,比如驕滿自大是益,受人排斥是損,佈施施捨是損,得到善報是益,清心寡欲是損,成就內德是益,縱情縱欲是益,死淪惡道是損,所以損益是相對論的。

【本文】: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我將以為教父。

【意】:古之聖賢所教導人民的遺訓我也以此來教人,強勢傲慢的作風,仗恃自己的力量稱強霸道欺壓人民,都將不會有好的下場結果,所以我將以此道理作為教導大家的主旨。

第四十三章:至柔章

【本文】:天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

【意】:[馳騁:自由或隨意的到處走動],[無間:中間沒有間隙]。天下至柔非太和之氣莫能當之,作用於萬物之中再堅硬的物質,若沒有具備此至柔之能量,必定會易折易脆的。柔能克剛,以無形之氣克制有形的剛強,又比喻「水」是萬物最柔弱的,但能夠穿山透地。「無有」乃大道至柔的能量,是大道無為的作用,穿梭於任何物質與空間之內若以人身來說,性為至柔,民心流俗為至堅,以柔性德化馳騁於天下,無間於時日,則能化剛堅為柔和。

【本文】: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意】:我明白這無為之道,對修行人來說有無限的幫助,並以身教重於言教,以身作則,[清靜虛無、順應自然、稱為無為],老子云: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可是這「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天下人能夠做到的卻是少之又少啊!。

第四十四章:知止章

【本文】: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意】:身外的聲名與身內之性命,那個比較寶貴呢?身內的性命與身外之財物哪個比較重要呢?得到身外的聲名與失去了真我的法身慧命,哪一樣才是損害呢?。

【本文】: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意】:所以說過份的貪求物質與名利慾望的人必定要勞心勞力大費精神。愈貪愈想得為了要得,處心積慮運用手段付出了許多代價,其背後所失去的,以及將來所要承擔的因果卻是得不償失。

【本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意】:懂得滿足不貪心就不會受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遭到危險,又說:不貪就是知足,因為貪而造作罪業,因造業而得其惡報,因惡報而自受其罪自取其辱,若能知道當做而做,當止而止,就不會遭遇了危險,能做到這樣自然能凡事順暢,歷久不衰。

第四十五章:清靜章

【本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意】:體悟大道的君人明性明正理、曉進退之道,雖有大成就亦而謙虛待人,其智慧與能力卻是隱而不見平平實實,在凡人的眼光中看似未達完滿、如似有缺,但其真正要用到實力的時候卻能將智慧發揮到最完善的境界,達到最完美的效果。沖:虛也,在聖人的眼光中能夠達到功德智慧大盈滿的人,其心境就像虛無一般,包容天地間一切善惡含藏一切妙法,其德智的妙用是無窮無盡的。

【本文】: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意】:正直的人一切隨緣自然包容一切,有時外表看起來就好像受了委屈一樣,而巧妙的人呢?就好比聖人的心,根本無貪得的心機,也沒有多餘的做作與行為,但以凡人眼光來看卻好似很笨拙的人一樣,所以說對天下萬物有深深體悟的人,此種人應該具有最辯解能力,但是其反而悟在心中難以言喻,其言語柔和而精實沒有多餘之言,但世人確將大智大辯的人看成木訥愚鈍之人。

【本文】: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意】:躁乃躁動,靜乃清靜,寒與熱乃相對而生,身心躁動所產生的動能,可以抵過外在的寒氣,身心清靜則可以化解外在的躁熱之氣,[躁:動也],[寒:凍也],[勝:克制也],[靜:沉著也],[熱:煩燥也]當你的心不動(心念不精進)之時,就以動(心念精進)來反制,當你的心煩燥之時,就以沉著來反制,若你以清靜之心,則可以化解心中之寒熱,但真正的清靜即是大道無為之本質,才是天下人民所應追循的目標,果能清靜無為,天下自然就太平清正了。

第四十六章:知足章

【本文】:天下有道,却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意】:天下有道之時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平時用以戰爭的馬都可以讓他在田野之中耕種農作、糞田施肥、清閒自在,一但天下無道之時戰亂不息懷胎牝馬亦得在戰場奔馳,生死於荒郊野外了。

【本文】: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常足矣。

【意】:因此天下罪禍之大的起因於多思的慾望,且過於不知足,最大的罪咎莫過於貪欲搶奪,兄弟鬧牆朋友反目,所以說知足之人無所不足安然自泰,不求身外之物,迴心向內體會原本富足,這才是永遠的富足。

第四十七章:天道章

【本文】: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牅見天道。

【意】:不出戶如何知道天下,不往外看如何見天道呢?天下總有一個原則與定理,聖人能夠體悟這法則與定理,自然能明白這天下一切事物,固云不出戶知天下,宇宙天地之間不過是陰陽動靜、太極無極之理而已,聖人盡其本性就是盡其天道,所以不用去偷窺窗內的一切,但是凡夫之人則不同每每要以自己的眼睛來了解天下事物,而不知天下的事物是不可限量的。

【本文】: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意】:大道的玄妙之理,不是出遠門就可以得到,天下事物是不可窮盡,所以說走得越遠,知道的反而愈少,因為自己越遠離了本性,受到外物之染的原因啊!如當今所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本文】: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意】:所以說明心見性的聖人,不用遠行即能知天下,如古云「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不須親見即能明其理,亦即可以說出天地自然法則,也不必多餘的造作,無心無為,自然能成其事也。

第四十八章:日損章

【本文】: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意】:學習知識是要努力不怠慢,日新又新、日進又進,這是有益的,但如果學道就不同了,因為學道要損去了知見,放下執著與雜念,除去了情慾,排除了妄念及名利,虛華一併丟棄,如此才能將大道融會於心中,所以說捨一分有為,得一分無為,去一分執著,增一分智慧。

【本文】: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意】:放下再放下,放空再放空,無執無礙七情不動,六慾不生,身口意業悉皆清靜,貪嗔痴慢無不降伏,外境不能動,妄念不能生,這就是達成無為的境界了,有了無為的境界就是無所不為,譬如天之無為四時能行,地之無為而萬物能生,因此人與天地合為三才,人能無為真性了然,萬物之造化,無不在身心之中,此乃是人之無為的妙而成無所不為。

【本文】:故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意】:取:治理教化。無事:無心自然。有事:有私心慾望。教化天下的道理亦同,不要以己意來處事,不以私利來推動政令,不要只知排除異己,應以道德仁義去治理教化人民,天下者,內心之天下也,不能有私心慾望,應內心清靜定力如山,如以私慾的作為,反而使人痛恨,使天地神祇不悅,又如何能治理教化天下人民。

第四十九章:德善章

【本文】: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意】:聖人沒有常人的分別與執著,以百姓之心為自己之心,能隨眾生之習性而調化之,能知眾生之需要而教育之,他不以一己之見教人,更不以私見或是分別之心待人。

【本文】: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意】:[德:得也]善良的人我用慈善悲憫的心來教導他們,那些不善良的人,我也以慈善悲憫的心來教導他們向善,結果就會使他們也變得善良。那些誠實守信之人,我用誠信的心來教導他們,相信他們,那些不誠信的人,我也以誠信的心來教導他們,相信他們,結果就會使他們也變得誠信。

【本文】:聖人之在天下,怵怵焉,為天下渾其心。

【意】:[怵怵:謹慎恐懼的樣子]。[渾:無分別,同也]。聖人教化天下百姓的態度是謹慎小心的,不論善或不善,信或不信,都以平等心來對待,亦即有教無類也。

【本文】: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意】:百姓接受了聖人的教化,以聖人之教導為原則,學習聖人之德智,以聖人之眼見,做為自己眼見之學習,以聖人之耳聞,做為自己耳聞之學習,而聖人也以大慈大悲之心,看待一切眾生,就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第五十章:生死章

【本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意】: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欲超生入聖道的人其門路有十三,然墜入輪迴其門路也是十三,那十三是什麼呢?即是十三禁(仙道禁忌)。

第一禁:勿淫欲施洩,令身命夭歿。第二禁:勿陰賊風虐,則三官執罰。第三禁:勿殺傷含氣,則生死執對。第四禁:勿讒嫉邪佞,則人鬼加害。第五禁:勿竊盜欺濫,則身行黜缺。第六禁:勿憂思念,令精恍惚。第七禁:勿憤怒洪樂,令神爽離越。第八禁:勿醉酒淫亂,令三宮崩潰。第九禁:勿食五辣腥,令臟腑臭穢。第十禁:勿飢飽寒熱,令百病攻結。第十一禁:勿多語多笑,則虧損神氣。第十二禁:勿久視久聽,則耳目昏翳。第十三禁:勿穢慢怠墜,則行神醜悖。此十三禁者,人身之大患也,奉之則生,逆之則死。

【本文】: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意】:動之死:造業作惡而短命致死。但有些是先天資質優厚身體強健,可陽壽未盡,却夭折而亡,也是在這十三禁中無法守戒而失也。是為了什麼原因,人類對於生之欲望那麼重視,而不知守仙道禁忌,不知養性。

【本文】: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披甲兵。

【意】:善攝生者,猶言善養其生也,心如嬰兒之未孩,無一絲情欲,性如琉璃之明淨,無一毫之點染,所以這種人在陸地上行走的時候,好似不會遇到犀牛、老虎之類野獸,就是遇到這類野獸也不會傷害他,入於軍戰之中,也不會被兵器所傷,大善之人,必有天地鬼神、龍天護法為之庇祐。此文引伸意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言七難及三毒之意。

【本文】: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意】:那些犀牛雖然凶悍,却不以角去攻擊他,老虎雖然凶猛,可是見到了這種人,爪子好像失去了作用。連兵卒作戰的刀器看到了這種人,也都不知道要傷害他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他早將生命託付給了天地,將其肉體早已看空了,在無我之下,又豈有死亡之理呢?此文引伸意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言七難及三毒之意。

第五十一章:尊貴章

【本文】: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

【意】:[蓄:養也],道生之即無極生太極,太極而陰陽再生萬物,大道為宇宙之母,而大道之德則是自然而有,而且長養了萬物,而萬物之所以形成,也是大道能隨著萬物的性質而成就其生生不息的現象。如四時之運作,日月之運行也。

【本文】: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意】:道既然是萬物之母,德乃長養萬物,是故萬物豈有不以道為尊,豈有不以德為貴,但是道之尊,德之貴,其乃非刻意而尊貴,亦非另有力量所使然,實乃自然而成的。

【本文】: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意】:所以道創造了天地萬物之後,以德來長養萬物,讓它們長大,又撫育又讓它們自立長成,又讓它們成熟(如農作物)長養它們,又使其歸根覆命生生不息。道生萬物,亦各隨其自然,道不自有其功。萬物之長養生成,皆德之所為,而道德不恃能也,自然的常德,其雖至高無上,却無有主宰之念,能達到這樣的無為,其自然不尊而尊、不貴而貴,這就是大道玄妙偉大的德行。

第五十二章:守母章

【本文】: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意】:天地萬物皆有其本源,這個本源即是道,道生育天地,長養萬物,所以道是天地萬物的「母」也。

【本文】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歿身不殆。

【意】:既然知道天地萬物為道所生,即道為母,物為子。既然知道萬物,皆是因道所生,就要秉守這創造天地萬物的道,若能修養自我的道性,精進不退,將來即使肉身死亡,靈性却能昇華,一點也不會有恐怖與危險的。

【本文】:塞其兑,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兑,濟其事,終身不救。

【意】:[兑:口也]、[門,指六根門戶(眼、耳、鼻、舌、身、意)]。因此修道之人,如果能閉塞慾望之口,守住六根門戶的清靜,則終身受用不盡,同時也不用費太大的辛勤,便可成就的。如果不知收斂,六根放縱于聲色之中,以及只知仗恃自己的才能,而喪心爭鬥於聲色凡塵之中,則將造成終身難以補救的禍患。

【本文】: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意】:能夠察覺微小事物的人,才是明白大道的人,能夠守住柔弱之道的人,能修到中庸的柔和之道,這才叫做強。如能運用大道的妙智慧,而行於玄妙之德,即能復歸人本體明德之性,如此就不會有災殃及在吾身了,能夠這樣做的人就能達到身心無掛自然而得,便可以說已經融入於真常之道了。[習常:意為因順常道,常道:意為一定的法則、規律、常有的現象]

第五十三章:大道章

【本文】: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

【意】:使我確實的知道,大道要行於天下,並非那麼容易,在教法施行上,都要非常的小心與戒懼,以免不慎而造成誤導,使人走入歧途末路之中。

【本文】: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意】:大道本來是非常平坦、寬大的路,可是偏偏有貪妄的人,他喜歡走捷徑、抄小路。

【本文】: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意】:[朝:朝綱也],[除:變換也],[蕪:荒廢]。朝廷無良臣,朝綱混亂多變,而民因法作奸,更棄本而不顧,以致田地都已經荒廢了,倉庫的稻米也空虛,而國危矣。

【本文】:服文綵,帶利劍,厭飲時,貨財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意】:還有那些貪官污吏及富有之人,穿著華麗衣服,來誇耀自己的尊貴,身上佩帶鋒利的寶劍來顯現自己的強悍。豐盛的餐飲、吃喝仍覺不美,堆積的財富仍嫌不足,這些不管是當官或是平民,只重視外表華麗與物質享受,只想獲取更多的利益,如同盜人財物却誇為己有,這豈是正道之理也。

第五十四章:善建章

【本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

【意】:善於建設者,其所創造之物是不易被毀壞的。善於抱持者,其所抱持之物不易喪失的,留給子孫的,也是代代相傳的。若以天道來說,修道者建立的德,抱持的是純善的大道,沒有形體讓外力拔去,亦無其他的力量能讓無形的道德脫落。能善建道德、善抱道德之人,因有貢獻人間,故世人代代皆追念其道德之高,而祭祀,永久永久的祭祀不輟。

【本文】: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意】:能修身之人,所行出來的德,才是真實的德,能將修身之道,廣及至家庭,其德就有餘慶而齊家了。能將此推廣到鄉里之時,其德就長及社會了。能將廣及國人,個個有道有修,那麼國家的德就豐厚了。能將大道推廣到全天下,這樣道德就能稱為普及了,那天下就太平了。

【本文】: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意】:因此由我自身的身心體悟,去觀察別人的一切作為。以自己的家庭教化,去觀察別人的家庭教化,以自己的鄉里教化,去觀察其他的鄉里教化,以自己的國家教化,去觀察其他的國家教化,以現在的天下潮流,就可以看出天下人的修德情形,所以我何以知道天下的情況呢?就是以上的道理推究的。

第五十五章:含德章

【本文】: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意】:修養德性到達深厚境地之時,其純真樸實的天性就如同嬰兒一般,毒蟲不會螫傷他,野獸不會撲咬他,猛禽鳥不會搏擊他。

【本文】: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意】:[牝:雌],[牡:雄],[脧:男孩生殖器]。小嬰兒的筋骨柔弱但握拳的力量却甚牢固,小男嬰也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生殖器卻能勃起,這是精氣純厚的原因,整日號哭聲音卻不會沙啞,這是自然柔和之氣已達極至的原因。

【本文】: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

【意】:當柔和達到致極致順的境界叫做太和,明白太和之理這就是真常之道,能有體悟真常之道的智慧這叫做明心,不但心悟大道並能運用此大道之理調養身心,以益身心太和,就叫做祥和。

【本文】: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意】:如果刻意用外在的力量來保養身心,或幫助修道,以為這樣就能使自己變得更強,其實這是多此一舉的,即使讓自己變成了強盛,也會很快的由盛而衰(物壯則老),這不是大道自然的法則,既然違反了大道法則,那不如早點去掉他。

第五十六章:道貴章

【本文】:知者不言,言而不知。

【意】:玄妙的道理,非是語言文辭所能表達的,故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所以真正悟道的人,是不輕言談論大道的,輕言談道之人,反而是不明真理的人,因為大道是無為之法,不言之教,若有所說法,也是因人、因時、因地,而方便說法。

【本文】:塞其兑,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意】:[塞:堵住、隔]。[兑:口也]。[門:指七情六慾之門]。[挫:抑制],所以有道之人,他會塞住了口舌之紛爭或是分別了該說、不該說的話,同時關閉了七情六慾之門,抑制他暴躁及貪嗔痴慢,等一切不柔和之氣,並調理自己的柔和之氣,如此就能解除身心內外的一切紛擾。真知大道之人,就能與大眾融於一切光明及美好之處,柔和相處也融於一切塵俗汙垢之中,不惡棄一切貪賤頑痴、惡人等,似蓮花之居於汙泥而不染也,如此已達到不分彼此,這才是謂玄同。[玄同:沉靜中與道混同為一]

【本文】: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意】:當修行達到與道相合之境,則根本就無所謂親與疏,無所謂的利與害,也無所謂的貴與賤,玄同之人,則以天下皆平等,至中至正,所以才能成為天下之至貴也,即聖人也。

第五十七章:治國章

【本文】: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意】:以不偏不倚的公正之心,道德仁義來治理國政,在戰爭之時,要用出奇制勝的方法來對付敵人,治理國家天下要以不勞民傷財來治理天下,我怎麼曉得這些事情呢?就是根據以下的道理。

【本文】: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其物滋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意】:治理國政有太多的禁忌政令,人民最迴避、最顧慮、不敢做、不敢言,如此百姓無法順利工作,士、農、工、商生產就減少了,則百姓就愈來愈貧窮了。人民一但擁有權勢與財富,就如同利器在身,就不會安分守己,君臣可以相欺,法律可以濫用,刑罰可以不公,人民可以欺壓,如此國家就昏亂了。人民愈多伎倆,就愈多巧計,奇怪之物就愈多出現。法令設得很多的時候,就道德仁義失落的時候,因法令愈多愈繁瑣,社會就愈來愈亂,如此盜賊就愈來愈多了。

【本文】: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吾好靜而民自正,吾無事而民自富,吾無欲而民自樸,吾無情而民自清。

【意】:所以古聖人說:只要我順天應人,無為而治,則人民自然會自我約束、自我導化了。只要我虛心恬淡、清靜,則人民受到感召,自然歸於清正,只要我不勞民費事,不為私我,不行巧妙之事,則人民自然康富,只要我無私無貪,不求享樂,則人民自然純樸平實了。只要我治理天下事,不為人情,心存天理,則人民百姓就能效法而清清白白了。

第五十八章:察政章

【本文】: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意】:[悶悶:無為之象也],[淳淳:純厚無爭],[察察:苛察也],[缺缺:多憂驚怕]。為政者若能寬大不刻意立下嚴苛的法令規章,人民將過得淳樸安定知足,治國方針,若是苛刻,把人民受制於束縛之中,則人民必驚慌必生怨望之心。

【本文】: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耶。

【意】:因此災禍的裡面,幸福已經悄悄的依附在其中了,為什麼呢?因為發生災禍的人,才之幸福的可貴,因此才知行功立德,追求幸福,同時幸福之人,在享受福報之時,災禍已經悄悄的潛藏在其中了,為什麼呢?因為享受福報之人,不知珍惜,反而為非作歹,奢侈浪費,造下罪業,災禍自然就來臨。所以有福之人應知福、惜福、再造福,像這種禍福循環物極必反的道理,有誰能了解其究竟,老君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怎麼會沒有公正呢?

【本文】: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意】:[奇:稀罕也],人心不古,正邪不分,善惡顛倒,正本不欲奇,正之久,而奇自生也。返復的依公正、正直來行事,人們也就認為不稀罕了。[善:羨慕也],返復的羨慕於一切事物裡,一切反常怪異的事物或現象,終必顯現,老子道德經第二章云: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因此世人迷惑於正邪善惡的分別已經很久了。

【本文】: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意】:[方:端也],[割:除、禍害也],[劌(音:ㄍㄨㄟˋ):傷、割也],[肆:放縱、任意]。所以古之聖人,正心正義,以圓為用,不徇私以害人,操守廉潔,處事厚道,絕不嫉惡太嚴或苛刻太甚。公正處事,不任意妄為,明心見性,通達萬事,謙卑其心,不露光芒。世俗之人,無有正心正意,不知方圓智用,常徇私以害人,無有廉潔,任性妄為,狂妄自大,無謙虛包容之心,所以說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凡夫之所謂為凡夫也。

第五十九章:長生章

【本文】: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意】:治人事天,莫若嗇,[嗇:意為愛惜和保養],用「嗇」以治身則精不虧,才能全生養性終其天年,「河上公老子注」「嗇」愛也,治身者當愛精氣而不放逸,強調愛惜人的精氣慎於縱慾,勿使形勞。夫唯嗇:是如何愛惜與保養呢?是謂早服,早服即每日呼吸天地之氣,以氣養身,早服謂之重積德,[德:升也],言每日累積天地之氣,並修煉此服日服月之法,可以煉魂制魄除百疾千惡長生久存。

【本文】: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意】:[柢:同蒂],有國之母:國乃指人身,母本源也,指人身之本源精氣神也,修道之士,嗇神以安體,積氣以全和,內固三關而却萬慮,百神率服眾行周圍,變化莫窮享年長久,修道欲長生之人,要蓄養身內的精氣神,摒除心中的慾念雜慮,這樣才能將體內的上、中、下、三丹田,三關堅固,身體機能正常運行,如此深根固柢長生久視(長久的活著),「嗇」之者愛其精神,嗇其智識也,故曰:治人事天、莫若嗇。眾人之用神也,躁躁則多費,多費之謂侈,聖人之用神也,靜靜則少費,少費則謂嗇,嗇之謂術也,生於道理,夫能嗇也,是從於道而服於理者也。

第六十章:治大國章

【本文】:治大國,若烹小鮮。

【意】:治理大國家,就好像在烹煎小魚一樣,不能常去翻動它,否則就會將一條魚給弄碎了,此比喻就是國家的政令不要常常變動,朝令夕改使得人民難以適應,政府失去民心,必定造成國家的混亂。或者說治理國家,以何法來治理,就如同烹煮小魚之易。

【本文】: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民。

【意】:以大道之理來治理天下,國家人民能夠得依其理而不亂,自然能達到和氣致祥的目標,[鬼者:小人也]。言以道德以施天下,民皆安樂,雖有奸邪而不能施展,無從施其技倆,是謂不神,非無小人,而小人皆被道德所化也,所以言非其鬼不神,而道德之施化使其不傷害人民也。

【本文】:非其神不傷民,聖人亦不傷民。

【意】: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國有賢君德化於民,無德者治國,必道德淪喪,小人當道而顯其技倆,而良民必有損失,欲使小人不傷,而在賢明君子不傷人,賢明君子不傷人,乃在聖明國君之所為。

【本文】:夫惟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意】:兩不相傷者,謂在上之人以賢明德政教化統治於人,在下之人奉公守法,不作奸犯科,是上下相安而無相傷之弊,則天下人之心都回歸到本來天真純樸之境

第六十一章:為下章

【本文】: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

【意】:下流:喻君上的恩澤下布。上位者的恩澤廣及百姓。牝:雌也、陰也,代表柔和謙下,牡:陽也,代表剛強之氣。大國自處之道要恩澤下布,擴及天下百姓,如同大海之卑下居於下流,則百川匯集,謙卑居下則天下自能歸心,而天下之所以歸心乃是大國之恩澤下布,以柔和之道非以剛強之手段使人屈服。

【本文】: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而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而取大國。

【意】:以謙卑柔和更以誠信對待小國,則大國自然能使小國歸順,小國若能謙卑自處,更以誠信有禮對待大國,則自然能使大國的信任,並受到大國的教導保護。

【本文】: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蓄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意】:以取:我取於人,而取:人取於我,所以不論大國謙下柔和以求小國的信服,或是小國謙下柔和而求大國的信任愛護,大國的為政目的只不過是想兼併小國,而小國的目的不過是想受大國的照顧保護。

【本文】: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意】:所以無論是大國或是小國,各投所好各取所需,彼此自能相安無事,但是大國應該更宜謙卑為懷、柔和中道,如此天下皆歸服之,亦使天下太平。

第六十二章:道奧章

【本文】: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之人所保。

【意】:[奧:主事者也],道者玄遠深奧,萬物皆道所化育長養,故曰:道者萬物之奧,善人率性而行,故以道為珍寶,永不離道,就是不善之人也會依賴道,求道保護自己。

【本文】:美言可以市,遵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意】:高尚的操行其言論行為,尤如其言論所影響的範圍何其廣大,美好的品行、行為慈善的舉動,其高尚的行為能夠推己及人,人往往有迷昧之時而行為不端正,而做出不善的事情,可只要有懺悔改過之心,誰會不原諒你呢?又有誰會遺棄你呢?最怕自己自暴自棄不知向進。

【本文】: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意】:[三公:周朝三公為太師、太傅、太保],為輔助天子而立,就算是登上天子之尊或為三公之位,擁有許多的珠寶財富與坐擁高級馬車,其地位極高,還不如安住於大道之中。

【本文】: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意】:所以古昔之聖人能珍惜大道是什麼原因呢?就是日日求於大道、日日行於大道,努力向善以此修行之功德,來化解過去所造的罪業,也就是因為大道有如此的殊勝功德力,所以才會如此的可貴。

第六十三章:無難章

【本文】: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意】:聖人處事不見所為也,聖人之所以為者幽深玄遠,為之亦若無為事,即所為者聖人清靜為主,故所作之事,人不見其有事也,亦即聖人行事不以心機而行,不為名利而行,而是虛無為懷也,聖人對於大道無形,深深體會道的哲理,而力行行不言之教,是味無味,凡人心靈欠缺常常以大為小,以多為少無法滿足,是故聖人無論外在對自己有大小多少的不平都不與計較,反而以德報怨、有教無類、施德以感之。

【本文】: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意】:對於困難的事情要先從簡單的部份先計畫,以容易心情去做就不會有困難,要完成偉大的事業必定要顧慮到其他細節,能先從細小的事情做好那大的事情才能做好,所以說要做天下的難事必先從容易的事情開始,要做天下的大事必先從細小事情開始。可是凡人他輕視事情,不知道理,事事認為是小事情而忽略了,小事情都做不好怎能成就大事情呢?而且做任何事情都看得很容易,而不加思考,反而將事情做得無法圓滿呢?

【本文】: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意】:因此聖人他總是先從細小容易的事情做起,而非立即做大事,所以他的根基穩固終於能成就大事業。

【本文】: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意】:不事先考慮周詳便輕言承諾,這樣的人必定少有信用,自信過高常常把事情看得很容易,而不加思慮必定會遭遇到許多的障碍而難以成功。

【本文】: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意】:所以聖人做任何事情開始的時候先把每一件事情都認為困難,事事戒慎而行,反復反省,最後反而無難事了。

第六十四章:輔物章

【本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

【意】:凡事安定的時候容易保持現狀,只要謹慎應對自然保持穩定,一切混亂的事情未發生的時候,如果有違反常律的情形,剛要發生,只要小心防堵,便能找出安定的對策。脆弱未形成堅固之前,好比任何事情剛要形成的開始,總是比較脆弱的,就比較容易被破壞,同樣的道理,微小的東西,容易被分散,在未形成聚合之前,是很容易被分化的。

【本文】: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木,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意】:在禍未發生之前,就要先留意防範,治理國家也是一樣,在未紛亂發生之前,就要先小心防治,做任何事情應明白防患未然之理,合抱之大樹,也是從小小的種子開始萌芽,而漸漸長成,九層高樓是從基礎裡一籠一畚箕的土石所累積起來,千里的路程也是從眼前的腳步踏出而成,由此理論,推及至於求道,也是一步一腳印,日積月累,堅心而成,切勿妄想一步登天。

【本文】: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意】:所以說超出想一步登天,愈是刻意求好,則愈容易失敗,愈是固執於己見太任性的人,愈是容易失去一切,所以聖人行事雖盡力而為,卻是以無為之心而為之,無執著之心而掛得失,所以聖人處事無所謂的成敗,也沒有失意的情形了,因此愈是在意的事反而愈做不好,因為你有掛礙的情緒已經產生了壓力,使自己反而不安,反而不能將智慧和能力發揮出來。

【本文】:民之從事常幾於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意】:但是世間人常在快要成功時,只因一時的鬆懈大意而遭受失敗,如果從頭至尾謹慎如一,就不會失敗了。

【本文】: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意】:所以聖人之處事所修所願的,是一般世俗人所不欲求,世俗人所不願做的,對難得到的寶物,聖人不認為是寶貴的東西,聖人所學的是一般世俗人所不願學的,其所修學的,只是想回復到本來的自性、良知,而提醒世人不要胡作非為,違背自己良知而已,這些就是聖人所要做的事,先去了解,先去實行然後再輔佐萬物回歸自然純樸,因此聖人任務太大了,世人而注目太深,所以他不敢違逆天地任性妄為。

第六十五章:玄德章

【本文】: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意】:古時候善於大道治天下的人,不是教人如何鬥智機巧的知識,而是教人民如何回復純樸的真性,人民之所以難於管理,就是因為人民的智巧太多,機偽狡詐。

【本文】: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

【意】:所以說用智巧治國,而徒恃其才智設政令、治刑律治民教人民互相鬥智,如此是破壞人民的純真,一但人民上下互相機巧行事,則必國家遭受禍害,故言國之賊也,如果不以智巧來治國,人心自然純樸,人民生活安定無爭,這才是國家的福祉,如果知道這兩種道理的人,就是教化天下安定的準則,能明白且做這個準則的人,就可成為治理國家的能人,也可以稱其為具有玄妙德性的人。

【本文】: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於大順。

【意】:玄德實在太深奧了,太悠遠了,玄德之深奧悠遠是與一般有形物質不同而相反的,玄德之妙乃是最自然的法則。那麼為什麼說玄德深奧悠遠與世俗相反呢?譬如說:世人說佈施有形是損失,但大道呢?佈施卻是得功果啊!世人說守戒有形是損失,因減少其享受,但大道呢?守戒卻是修善積德,世人以忍辱為懦弱之表現,而大道卻視忍辱為包容涵養之德行,所以一切之有形無形相對論,其深奧涵義,唯有靜心悟之方明白。

第六十六章:江海章

【本文】: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成為百谷王。

【意】:汪洋大江海洋為什麼能成為眾河流百川最終歸往的所在,因為它不拘淨穢,皆能容納,既有涵容之量,又有謙卑之德,是以百谷推之為王而歸之也。

【本文】: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意】:所以聖人能夠高居萬民之上,亦即聖人的德智之所以能在眾人之上,是因為它能謙柔言詞,自稱為下愚,出言必謙下。聖人之覺知之所以能在眾人之先,是以他能身退居人之後,謙柔己行,處事以民為先,不先私及其身也。

【本文】: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意】:因為聖人的智慧與謙柔,所以當聖人位處高位,人之上時,居於下方的人民,都不會感到有壓力,而不尊敬他,聖人居於人民之前,引導人民,人民皆自然的崇敬,不會去加害、妒嫉他。

【本文】: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意】:因為聖人俱備了上面所說的美德,故天下人當然是很樂意擁戴他,而絕不會厭惡他,天下之人亦不會與聖人爭位,因為聖人具有不爭之心,而是萬民所共同愛戴尊敬所得。

第六十七章:三寶章

【本文】: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意】:{不肖:不像。久矣其細:早就不能稱之為大,其實很細小的}天下人都說我把道說得很大、很深、很玄、很妙,其實看不出道是什麼,根本不像很大,根本沒有任何事物可比喻像道。如果道像任何的東西時,那豈不早就不能稱之為大,而是一種很細小的東西了。

【本文】: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意】:我有三種寶物,一直持守而珍惜這就是身中之道永恆的珍寶,第一是慈悲之心,第二是純潔儉樸,第三不敢爭於天下人之先,及處居人下,不敢說比別人能幹。

【本文】: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意】:一個具有慈悲心的人必定能夠勇敢不畏懼、不推諉勇挑重擔,此所謂勇者,乃德足以勝物之勇(德性之勇)非血氣之勇(匹夫之勇),一個具有純潔儉樸的人必有高尚的品德,守住精氣神身之三寶,自能發揮廣大的力量,一個不敢爭於天下人之先,謙卑而為,待人接物雖不敢為天下先,然天下人卻推崇尊之,反而成就其真實的利益與智慧。

【本文】:今捨慈且勇,捨儉且廣,捨後且先,死矣。

【意】:如今捨去了慈悲而好勇鬥狠,捨去了節儉純樸,而迷失了自我,沉迷於聲色,捨去了謙卑退讓只想爭於人先,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只是讓自己走入窮途末路了。

【本文】: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意】:所以人以慈悲來行事,其慈悲之德則能對付邪惡之輩的擾亂,是攻無不克,一定能夠得到真正的勝利,並且以慈愛儉樸來防守世間不正的挑戰,是真正的正義正氣固守,定能堅固無比,仁者無敵,慈悲化解暴戾之氣,上天有好生之德,無時不以蒼生是念,只要我人心性合乎天心,則上天必時與保之化之,以慈祥之德,庇護蒼生也。

第六十八章:不爭章

【本文】: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

【意】:士:儒者也、勇士也,上古的知識份子是文武兼備,老子云:善為士者不武,不是說他們不會武功,而是說勇武之士,平常沒有粗暴的行為,不顯現其勇猛及威風。「善戰者不怒」做為一個好戰士,他的修養是溫和好似沒有脾氣,不輕易動怒且有高度的智慧。「善勝者不與」: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給敵人任何一點機會,沒有一點漏洞,戰勝了也不會驕傲興奮。

【本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意】:善於用人的領導者必定是謙卑為下,這個下並不是說不站在上面,是說其態度客氣不傲慢,歷史上許多名將所秉持的行為是身先士卒,任何冒險危難之事身先事行,一切利益由別人先得,這不武,不怒,不與,為之下,四者,就是一種謙和不爭的美德,就是一種用人之才,成己之才的智慧,借力使力這樣的德智,就是配合天地之德,亦是順應大道所表現出來的,古人的無爭之極理也。

第六十九章:用兵章

【本文】: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意】:這一章是老子引用兵法,以說明道德應用的原理,所以用兵有言:是上古前賢們對軍事哲學的研究,意義為我不敢取攻勢而取守勢,不敢進寸而要退尺,也就是後發制人是以靜制動,以逸待勞,以近服遠,以守為攻,以少勝多的戰略。

【本文】: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

【意】: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的道理,也就是說:在沒有敵軍行列處擺陣勢,在沒有胳膊處(無敵軍人)高舉振奮手臂,在沒有敵人處出擊敵人(演習)在沒有兵器處執兵器,這就是不戰之戰,是最高明的戰爭,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爭術「孫子兵法」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所謂心戰即行無行,在沒有行列的地方擺戰場,收大功于兵戰之外,古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三者是戰場之外的戰爭成敗因素,人和最重要「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上下團結眾志成城,則攻無不克守無能入。

【本文】: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則幾喪吾寶。

【意】:災禍的發生皆是好戰之人所引起,戰爭的成敗過分的輕視敵人的能量,而產生了驕傲的心態而輕率行事,輕率行事則反被打敗而造成滅亡,故輕敵幾乎喪失了吾寶身體、家庭、國家(吾寶:身體、家庭、國家)。

【本文】: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意】:[抗:舉也。加:當也。哀:慈、悲憤也]。此言兩方舉兵相當其結果必慈者勝,驕兵必敗、哀兵必勝。

第七十章:懷玉章

【本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意】:我所說的道理是很容易明白領悟的,也很容易做到的,但天下人卻不了解我所說的道理,又難以遵照而實行,這幾句話等於是老子先知的預言,老子只傳下五千言道德經,而世人研究了幾千年,古今中外由古至今討論研究老子文章的好幾百人,究竟那一個說的合於老子的本意,誰也不知道,也只能以聖人的心境真義來解說實踐。

【本文】: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意】:我之所言是以大道無為自然為宗旨,我所說的事情,也都有個涵義,且是以大道的柔和中道為主要,可因為一般人的愚昧無知,所以不能了解我這易知易行之道,能領悟這大道之真理的人的確太少了,「則」:效法也,「貴」重視也。能夠效法我所說道理而力行,如此這等人定會重視大道之尊貴。

【本文】: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意】:[褐被:披著粗布衣服]。因此聖人就好像披著粗布衣服的人,可是身內卻懷有寶玉,大道至極尊貴,但聖人卻不顯露其尊貴,聖人與世人一樣飲食穿衣服,但聖人不表露,外表也樸實,但其內涵之德智卻是高深莫測。

第七十一章:不病章

【本文】: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意】:明悟大道之人對各種事無不通透,什麼都知道一切都非常了解,但是他雖聰明卻裝糊塗,雖然一切都明白了,外表顯露出來的是不知,此真為上知也,故曰:知,不知,上,義理本未明白,識見本未週遍,是不知也,但其却處處冒充什麼都懂,以高明自許,這就是不知,知,這就是人生的大病,故曰:不知,知,病[病:缺點、毛病也]。不知以為知是病,能改掉其毛病,而力求知,不知,上,之理,我之所知者無不真,我之所不知者不自欺,又何有不知,知,病乎,故曰: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本文】: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意】:聖人因為懂了這個道理他就不犯這個錯,並且時常在尋找缺點,改其缺點,所以永遠不病。此章:老子勸勉是人不可以知之自許,不可以無過自居,必時時省察,念念思維,乃能成其知而去其病也。

第七十二章:畏威章

【本文】:民不畏威,大威至矣。

【意】:人如果不知敬畏天威,私欲橫於內,背逆施於外,傷生害物無所不至,任意妄為造業不斷,則因果報應如影隨形,因緣成熟後自然而到來也。

【本文】:無挾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意】:不要狹窄了自己的內心世界,要讓心胸更加的寬大,就好比四海之內皆兄弟,處處都是我的居所,處處都是我發揮的地方,不要放棄了自己的立命之機,要把握行功立德的機會,趕快去修身修心,使真我不生不死,同時將生命發揮到最大的意義,只要不自棄,天地萬物也不會厭棄你,而且上天自然會幫助你。

【本文】: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意】:聖人有明道之智只求明心見性,而不受外在的一切矇蔽本性,並且有自知之明,不會任意將所知所見所能,現露於外,聖人深知因果,潔身自愛,不會去犯下不該犯的錯誤,就是因為聖人深明道理,所以聖人去自見自貴,而行自知自愛也。聖人不自以為是聖,凡夫常自以為不凡,聖人就是不自以為聖,所以將自己視作凡夫一般,凡夫常是自以為不凡,所以將自己視作賢人一般,那到底是誰智誰無智呢?

第七十三章:天網章

【本文】: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

【意】:[勇:勇氣也]。[敢:決斷也]。[殺:亡也、失敗也]。[活:生存、有生氣也]。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這兩句很重要,舉凡政治、軍事、經濟、為人處事、行道都包括在內,此兩句文字看來很簡單平凡,但深入探討應該勇於什麼呢?人生最高的勇氣就是「慢一下,事先問一下,有無把握,多考慮一下」,這「一下」就是勇氣,勇於不敢是很難做到的,有時候被人嘲罵懦弱,若怕被人嘲罵就勇而敢,那就等著看結果了,舉凡政治、軍事、經濟、為人處事、行道,諸般事務上敢與不敢以什麼做標準呢?此兩者或利(活)或害(殺)不一定,老子只能講到這裡,因為這完全是個人智慧的決斷,也就是要真正的智慧才可以決定取捨。

【本文】:天之所惡,孰之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意】:[惡:如何、怎麼]。[惡:討厭也,害也]。[難:困住]。此兩者一有敢而生、不敢而死者,至如顏回早夭,而盜跳壽,此乃當利而反害,當害而反利,為什麼?況天道好謙而惡盈(自滿),與善而惡惡,是則為惡者當惡而不惡,斯豈報應差矣,世皆疑之,故解之曰: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此乃天道所以然之妙,而非世人所易知,是以聖人於此猶難之,不敢輕忽而敬畏之。

【本文】: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

【意】:天道高明照臨於下,萬物被其長養而天不與物爭,故能克勝萬物也,無須言語的溝通,卻能與萬物相應,無須刻意去召請,自然就在身心內外,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大公無私的長養萬物,四時運作,運行日月,善惡之報不失差毫。

【本文】: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意】:天理昭彰,上天佈下的因果羅網是那麼的廣濶,看似稀疏,可是司察善惡,因果報應,却不會有絲毫的漏失呀。

第七十四章司殺章

【本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意】:人民已經到了不怕死的時候了,奈何政令還是以死刑來恐嚇人民,人民豈會怕死。但若在政治、經濟的壓迫下,到了民不聊生或驚惶的地步,只為了爭取生存,最後到了連死都不怕的時候,奈何為政者,還是愚痴執迷要以嚴刑峻罰來要脅人民。

【本文】: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意】:為了國家的安定,避免人民不守法令,於是就制定了使人民畏死的法令,而不敢犯分越理,而有逆天理而不顧,犯法而不改過,不循常理而為非作歹者,則以國法治之,審判處之,還有誰敢再不遵王法?無惡不作呢?

【本文】: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ㄓㄨㄛˊ),夫代大斲者,希有不傷手者矣。

【意】:[有司即理刑官,當今之法官也]。[斲:斧頭也],言人雖不可殺,而頑強罪極之徒,亦法律所應誅者,理刑官即可行之。也有一些不是理刑官(法官)命令之下,也非劊子手,就胡亂殺人的,就好比一位不是砍柴的柴夫,也要代替他人去砍柴,如此很少有不傷到自己的,也就是說在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之下,一個人若不遵守天律、胡作非為、仗著權勢終究會承受一切果報的。

第七十五章:貴生章

【本文】: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意】:昏庸暴政之下,官吏只顧自己縱慾玩樂,對於民間疾苦置之度外,賦稅繁重、民不聊生、處處災民飢餓貧窮。

【本文】: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意】:[有為:指政令繁苛、人為制定強做妄為]。人民之所以不奉公守法,就是執政的人失去了仁義禮制,所以人民也為了求生存之道,而變得圓滑奸偽了,甚至淪為盜匪,究其原因卻是執政者的作為,使百姓奸詐虛偽,此時要管理百姓就困難重重了。

【本文】: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意】:為政不仁、官逼民反,當百姓都不怕死的時候了,為什麼呢?這就是上位之人只知縱慾享樂、過分奢侈的原因,以及己生慾望太大、過分要求,使得百姓活不下去了,生不如死,也就不怕死了

【本文】: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意】:[無以生:不貪圖生活享樂]。[賢:勝也]。[貴生:奢侈浪費享受無度]。所以說:所謂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也就是說只有在上位之人能清心寡慾、不貪圖生活享樂,就能避免朝政的腐敗與民心之叛離。

第七十六章:柔弱章

【本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意】:人長久安康的生存之道是能柔和與中道,早夭滅亡之因素則是由於剛強與偏斜,天下萬物及草草樹木的生存之道也相同,皆是柔順中和為本,如以一般之理,則人之生存之時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之後身體則變為堅硬,草木之性亦同,生存之時也是柔軟的,死之後他就變成堅硬了,所以過剛易折乃是滅亡之道,柔和能忍自然持久不衰,這才是生存之道,由此看來堅持己見、個性剛強的人,往往屬於死亡之徒,柔和溫順的人才是生存之徒,大道亦如是,包容謙柔之人必定是道氣永存之人,剛毅不屈之人必定是大道無緣之人。

【本文】: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意】:軍事用兵逞強恃能、驕傲自大、不識進退、輕敵,故不能取勝反而遭受失敗。木之強大者則必受砍伐,所以逞能好強者會使人厭惡。而居於劣位,柔和謙下者必受人尊敬,反居於上位。心柔和、言行舉止自然柔和、心剛硬、言行舉止自然剛硬。老子此章之言勉;人生不可自高、自傲、好強。

第七十七章:天道章

【本文】: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意】:天道的法則,就如同拉弓箭射擊一樣,弓拉得滿箭才能射得遠,目標在高的地方,弓弦要往下拉,目標在低的地方,弓弦要往上拉,距離較近的,拉弓箭的力量要小一點,距離較遠的,拉弓力量要大,天道就那麼公平,你這裡多了,他一定給你拿掉一點,少了又會補上一點,天道的微妙,物極必反,循環不息,萬物總是在平衡調和之下,生生化化運行生長,譬如人類生存很少有福祿壽齊全的,多數有這樣就欠缺那樣,尤其修道之人很少有道又有福,總是缺陷而不圓滿的。

【本文】: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

【意】:人類生存之道,就不像天那麼公平了,人們錦上添花,更有損人利己的,所以人類就會受到因果報應,當今世界上多數的人,看到貧困的人卻少有會去救濟幫助,卻勤於奉承有地位有財富之人,虛偽的錦上添花,這就是當今的人之道,然而把我有餘的都拿出來,幫助天下貧困之人,佈施慈憫這種善行,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這種事。

【本文】: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不欲見賢也。

【意】:[聖人:有學識又有高尚品德之人],[不恃:不仗恃驕傲也]。老子言: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個人做事也好,為國家天下也好,不要把你的成功看成是你了不起,功成是大家的,名遂,出了名已經不好意思,身退,趕快退下來,這才是天之道,所以我們有成就有才能的人,做事不仗自己的能力、不自居其功,將自己的長處去補別人的不足,所以老子叫我們效法天道,以無為之心行事。

第七十八章:水德章

【本文】: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意】:天下萬物之柔弱,沒有比水更柔弱了,可是水雖然柔弱,如果用其他堅硬的東西去攻擊它,卻也傷不了它,但其柔弱的能力,卻是再堅硬的東西,最後都被它征服,所以柔能克剛這個道理是無法改變。

【本文】: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意】:所以柔勝剛、弱勝強的道理,天下沒有不知道的,但是卻沒有人肯去做,都是好強、好出頭、自以為聰明,柔則不剛、弱則不強,柔弱並非軟弱無能,而是不衝動、不失理性、謙卑無我,是內藏智慧之柔與弱。

【本文】: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王,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意】:所以聖人說:肯為人民成受委曲污辱擔負一切痛苦才配稱為社稷(國家社會)之王,能承擔起人民之災害危難才能稱為天下之王,這些真實的道理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與世俗情形相反,也因為世人往往做不到,而將正話卻說是反話,故應知柔弱無為,乃合道之正言,世俗之人不應以為反也。

第七十九章:左契章

【本文】: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意】:[怨:仇恨、不滿意]。人與人之間為了某些不如意之事,而產生了仇恨其結果是為怨,縱然在某種機緣下調解了之後,只是勉強的和解,彼此之間不能完全的釋懷,必然有餘怨留在心中,這種勉強的和解豈能說是完美的結果嗎?

【本文】: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意】:[契:契約]。古時借據分左右,債權人保有左半張,借貸人保有右半張,還債時兩相核對。[徹(一)同轍]:車輪所過之痕跡、言證據。(二)周朝賦稅法:延期限到必取之於民而無假借之意。但是聖人就好像手執左契的債權人,但從不苛求借債的人,所以有德之人只會觀察人們是否誠信,而不會惦念心懷,但是無德之人只會嚴厲的要求別人,一切講求證據(憑證)毫無施捨憐憫之心,心裡一直惦記著。

【本文】: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意】:天道沒有私心,卻會自然的去幫助有德的善人,天地之道本無善惡,善惡之源出自於人心之分別,人心慈善則感召善報,人心思惡則感召惡報,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為善之人善報未至,乃有惡之餘報未消。為惡之人惡報未至,乃是有善之餘報未了。這些皆是天地自然之道理,無庸置疑。

第八十章:不徙章

【本文】: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意】:小國寡民:一個人口很少的國家,老子所言:因當時是春秋戰國時代,不是現在的國家,當時的國家是個地方自治的名詞,也就是諸侯治國,所以小國寡民是指地區也,老子所言:以我無為之治在於小國,縱使有兼十夫百夫之才者亦無所用。

【本文】: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意】:在這種環境中,人民安居樂業、相安無事。明道德、重視真我,就不會有遷徙搬家的念頭。這個時候雖然有船有車,卻也無須坐船坐車,就是有兵器,也不知要放存在那裡。

【本文】: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意】:還是使人民回復到上古之時,結繩記事的時代,民各自足其足,絕無外慕之心,不事口體,故以平常簡單的食物也覺得很美味,穿著樸實的衣服也覺得很美麗,住著簡陋的房子也覺得安穩舒適,過著單調的生活也覺得很快樂,與附近國家彼此相望,甚至雞鳴狗叫的聲音也互相聽得到,因為人民生活滿足,就是活到老也不曾相互相來。如此淳樸生活乃太古之生化也,老子所言:疾當時之弊,因當時之各國用智剛強、好爭尚利、自私奉己,而不恤於民,故國亂民貧而愈難治,所以老子治推上古,道合無為,以此道勸民克己復禮,天下歸仁,深有醒世之意也。

第八十一章:不積章

【本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意】:真實的言語,並不好聽,好聽的話,往往就不夠真實,忠言逆耳,花言巧語,如何抉擇,就要靠個人智慧去分別了。

【本文】: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意】:有善德之人不會逞口舌之辯來取勝於人,好口舌之辯來爭勝於人者,並非有善德之人。好的修為品德不必辯解,俗話:水清魚現,用辯解來取信於人的,日久必現其真。

【本文】: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意】:知道的人不會自誇,自誇之人就是不知道,依大道而言,知者以心會道而不外求,不追求見聞也,只會多聞多學,不求體會於心,故見學不悟無益,亦是無智之人,真正明白大道者,不是靠能言善說,亦非靠廣學多聞,而是以心悟道。廣學多聞者,不過是記問之學,容易造成知見障,與大道之真實義差矣。所以我們行道之人,廣學多聞要配合以心會道,如此才能成就。

【本文】: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意】:聖人不會積藏自己的學識、吝嗇自己的所知,必然是將所學所知,盡力的教導眾生,實際上愈是付出,別人受惠,自己反而受惠更多,愈是施與別人得到,自己反而得到更多,一切的善行更受人欽佩、受人崇敬。

【本文】: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意】:依淺意說:天生萬物受育之,長養之,利益而不傷害也,聖人法天所為,不與下爭功名,故能成其聖也。依深意說:老子要我們效法天地,天地生長萬物生生不已,只有付出不求回報,所以天地還是天地,人處處要想佔有天地,佔有別人利益爭名奪利,結果反而什麼都得不到,這是老子告訴我們的真理。

 

道德經註解就此結束,

 

僅供參考,敬請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埔心鄉懿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