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註解

第一章:觀玅章

【本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道可道:上字道指不生不滅之常道,下字道指猶「言」也。名可名:上字名指不生不滅之常名,則無名之名,下字名猶「稱謂」也。大道無形無象,凡是用語言文字所表達出來的道都非真常之道,凡是用名稱形象所表示出來也隨著變換更改,所以有名字的稱呼都不是長久的。老君在清靜經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本文】: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意】:太極未分,陰陽未判(分辨)本無極也,天地本無名,因形象而有名,天地尚在道之後,所以無名乃天地之始,大道既無名,又言有名者何也,有此道即有此理,有此理即有天地萬物以無而生有,以一而化萬皆從無極所發,此無極之名,為有名萬物之母,皆是自然之妙。所以天地從道而生,萬物自道而成,道為天地萬物之母,老子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母之生子傳孫,生生不已,故名有名萬物之母。(第四十二章:一無極、二太極、三天地人)。

【本文】: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意】:常無,欲以觀其妙:「無」指萬物之自性,則無形之道體也(本性),「欲」願也、「妙」妙用也,猶云:常自「無」中,欲觀其道之妙用也。

【本文】:常有,欲以觀其徼。

【意】:常有,欲以觀其徼者:「有」指萬物,則有形之色相也。「徼」歸終也,猶云:常自「有」中欲觀其萬物之歸終於自性也。

【本文】: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意】:此兩者指「無」與「有」,一個先天、一個後天一樣都是道,故曰此兩者同出,而異名也。「玄」者深遠不可測知之意,「無」而生「有」,「有」而歸「無」天地自然深遠莫測,故曰同謂之玄,大道的意味深遠曰「微」微之極曰「妙」,大道之「妙」非形象可指、非言語可容,故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也。

第二章:觀徼章

【本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意】:「斯」:這個、此。「惡」:醜也。當天下都認為美是美好的時候,喜美厭醜的分別就產生。大家知道這個良善就是善,就有很多人來借這個善來欺騙社會的人,若是像這樣的善就不會成就真正的善了。

【本文】: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意】:現在這句話就是繼續著上一句美與醜、善與惡為相對論,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此六者皆相對之論。有而還無,無而生有,有無相生乃天地自然,故曰:有無相生。有易必有難,難而易得,惰者難成,故曰:難易相成。有長必有短,無短不形長,故曰:長短相形。高傾而下立,無高不現下,故曰:高下相傾。音不異(離開)聲,聲不異音,故曰:音聲相和。有前才有後,無後則無前,故曰:前後相隨。

【本文】: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意】:「無為」者純任自然之義,聖人處事來者納之,去者不留,來去自在無絲毫之拘束,「不言」不自衒露之意,聖人教化眾生而不自衒露,如中庸云: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之義同,故曰: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本文】: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意】:「萬物作焉而不辭」至「是以不去」之句,若以聖德比天地而言。四時變遷萬物生成生長,天何言哉,聖人教化眾生不自衒其德,其德配天,故言:萬物作焉而不辭,「不辭」應上文「不言之教」句,地育萬物不據為己有,聖人教化眾生亦不據為己有,其德配地,故言生而不有,天地生育萬物不恃其能,施不望報,聖人教化眾生亦不恃其能,以無所住行於法施,故言為而不恃,萬物皆由天地生育,功業成就不自居功,聖人教化眾生亦不居功,故言功成而弗居,居其功者曰:福德,不居其功者其功終不可沒,故是真功德也,故言夫惟弗居,是以不去。曰:不去則長存,長存則不生不滅也。

第三章:安民章

【本文】: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意】:「尚」飾也,尚賢者,裝模作樣之假賢者也,尚賢愛名,名為爭端也不要去崇尚賢能尊貴,這樣人民就不會為了虛名而爭。不要去珍貴這個難得的東西,讓大家的心才不會生出這個盜偷的心出來,一個人若不要去看這些會起心動「欲」的名利,自然我們的心思就不會讓這個「欲」把我們迷惑。

【本文】:是以聖仁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意】:所以聖人教導人民的方法是教人謙虛己心,充實內在柔和己性,強化學習道德之骨氣,因為謙虛己心才能接納更多的學識,因為充實內在才能發揮智慧,因為柔和己性才不會與人爭論,因為研修道德才能拋離煩惱了脫生死。

【本文】: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意】:無知:非無知見,而是不妄用知見,知如無知之義,所以要引導人民回到清靜無慾,沒有這個偽詐巧智,沒有多心的欲念,讓一些用巧智的人不敢隨意亂做,「無為」者純任自然之義,聖人處事來者納之,去者不留來去自在,無絲毫拘束,故能得無為之道,故天下無不治之理。何謂無為:中國道教辭典:無為:道教對社會政治和人生之處世態度的基本法則,認為天道自然「無為」因而對治理天下順乎社會民主與人民修養生息,人的行事也應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為,講求清靜無欲與世無爭,慎行遠禍。

仙學辭典:天地無為而萬物生,日月無為四時運,聖人無為天下治。

道學辭典:大道本無為,能無為則無所不為,是為先天大道,天本無為而四時自行,地本無為而萬物自然生,人能無為則天道自成矣。

佛學辭典:無為:為者「造作之義」,無因緣造作謂無為,因緣:謂勉強去作。

第四章:不盈章

【本文】: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意】:沖:虛也。不盈::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謙而不滿。淵:廣博精深,大道有虛柔之性能融於萬物而作用,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謙而不滿,其廣博而精深,是創造且運行萬物的原動力,所以就好像是萬物的宗主。

【本文】: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

【意】:挫:毀也,銳:鋒利也,紛:紛亂,和:柔和,塵:塵俗垢染也,湛:澄寂(靜也)。修道人亦有有道無德恃己之能,銳氣逼人,與人紛爭,口如利刃之鋒,若不挫之,必自盈自滿之失,故挫其銳則鋒芒不露,紛爭自解,解其紛則心靜不亂而道可修,此為有道有德者能之,也只有道才能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即融於一切光明及美好之處,柔和相處也融於一切塵俗汙垢之中,不惡棄一切貧賤頑痴惡人等,似蓮花居污泥而不染也,道體澄寂不動似無而有,故云湛兮似若存。

【本文】: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意】:老子清靜經云:大道無名更不知生道者誰,故云:吾不知誰之子。老子云:道生一,一者有名之始,則萬物之母,稱之為帝者,乃主宰萬物之上帝也,「象」通「像」意似也,道雖生帝而無始源可尋,象無象有故曰:象帝之先也。

第五章:守中章

【本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意】:芻狗:縛草為狗也,設之於祭祀,祭畢棄之。天地有不測之災(火災、水災、地震等)受者非皆惡人,有災善惡者皆同受,故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本章所言聖人非是道德至上之聖人,乃指「偽聖」也,偽聖不仁殘害百姓,故云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也。聖人本至仁,何曰不仁,人心反以至於不可救之時,聖人也無法施出仁之手去救他也,無奈把他拋棄了如芻狗一樣了。

【本文】:天地之間,其由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意】:槖籥:冶鑄用以吹風熾火之器也,世俗所謂風匱之類也。槖者外之匱也,籥者內之管也。天地如槖,天地之氣如籥,氣一動而生萬物也,故云天地之間,其由槖籥乎。不屈者,無窮之義,槖中雖虛,生風愈多,其用無窮,天地亦如是。天地之間雖虛,氣之愈動,生物愈多,生生不息,其用亦無窮,故云,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也。

【本文】: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意】:數窮:減損虛耗,中:中庸,中和之道。多自誇誕,自顯其能,自矜其功,則所謂爭名。多言者有為之法,守中者無為之法。有為之法皆多言,為名為利終日窮忙,是六道中人不如堅守於「中」行無為之法而達不生不滅之道,故云: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人要體悟天地之理而修中道。不僅言要守中,六根意識皆要守中,言不多視,耳不多聞,鼻不多嗅,口不多言,身不躁動,意不妄想,六根能安穩,則定性能現前,智慧能提昇,當身心寂靜之時自然能神通顯現,感應道交(交流),威靈莫測,此皆守中之妙也。

第六章:谷神章

【本文】: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意】:谷:虛而能應者,以譬道體至虛,靈妙不可測,恆古今而長存,故曰谷神不死。「玄」天也。牝:物之雌性,母也。玄牝:滋生萬物的本源。天地有無形的真神,人體有無形的元神,這都是虛無妙有的,也就簡稱為萬物之母也,萬物之母雖然無門路可尋,但是天地由此而生,由此而入,因此祂才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啊!

【本文】: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意】:[勤:窮盡]。[綿:幽綿不絕之意]。謂此道體至幽至微,綿綿而不絕,似空非空,以存非存,故曰若存,愈動而愈出,用之不竭,故曰不勤。

第七章:無私章

【本文】: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意】:長遠年代以前天仍然是這個天,地仍然是這個地,大道創造的天地能夠這樣長久不衰,就是祂不以自我的意識來生化萬物,平等而自然對待一切萬物,所以能長存不滅。

【本文】: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意】:聖人明白這個不自生的道理之後,他也學著天地一樣,將自己的事放在後面,將別人的事放於前面,將自身的得失置之於外,但是他的真我反而永遠長存。

【本文】: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意】:這就是聖人他沒有私心,反而能成就了自己的偉大,天地鬼神都能夠感應其德,而為之恭敬和擁護。

第八章:若水章

【本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意】:謙虛不爭之德最為上善,譬如水也,故曰上善若水,妙在利萬物而不爭,「不爭」謂隨方就圓,無「可」「不可」,唯處於下,然世人皆好高惡下,唯聖人能處之故曰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幾:近]。

【本文】: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意】:居善地:水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隨處而安,安靜自守。心善淵:水之善德淵深莫測,因為它能沉靜,能和合萬物之用。與善仁:水之施於萬物,皆出自於仁愛之心,這就是它的仁慈,言善信:海洋之水定時漲落,至誠而不妄,這就是水的信用。政善治:水的滋潤萬物遇熱就昇華成雨露,多餘就流入江河,水利萬物有生生不息之機,水洗萬物而其清不毀。事善能:水滋生萬物亦行舟渡筏,亦煮飯,亦泡茶洗衣,亦去塵垢,亦化雲霧,亦作雨露,隨宜應用。動善時:水能按時而動,春露秋霜夏雨冬雪,依時而下降,潮汐漲落從無失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水處眾人之所惡,利萬物而不爭故無怨無過。

第九章:持盈章

【本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

【意】:盈:自誇自滿,揣:捶擊也,銳:鋒利也。為人的道理應該注意進退得宜,凡事適可而止,不要自誇自滿能認清是道則進,非道則退,知足知止,不求盈滿。武器本已鋒利今又揣而銳之,武器尖銳則易摧折,畢竟無法長保其利,人之才智亦如此,有才智之人切勿顯露鋒芒,恃己之能銳氣迫人,若自盈自滿則易遭殃,畢竟不可長保其勢,故曰揣而銳之不可常保。

【本文】: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意】:就算能力再強,賺得黃金寶玉遍屋滿室,命終之時分毫都帶不走,修道之人能取得身中之金玉,養性命之真常,才是用之不盡的。仗恃自己財富,驕傲輕人,因而造作了許多罪業終將自取其禍。古云:富貴之時門庭若市,不知積德,一但失敗即門可羅雀。

【本文】: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意】:在功成名就之後能夠退居保守明哲保身,如漢之「張良」也,功成名遂不退居避位遭遇禍害,似漢之「韓信」也。物極則反,盛極必衰,樂極生悲,此乃天之常道,故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玄德章

【本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呼?

【意】:說你有辦法將我們人的魂和魄合在一起,你有辦法讓它永遠不離開嗎?

【本文】: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意】:說你能夠專一守先天之氣,如嬰兒赤子一樣保全天真柔和的本性嗎?返老還童一般誤解煉功身煉至童身或童顏,非也,乃是童心、赤子心及嬰兒心也。

【本文】: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意】:滌除:除而去之,玄覽者妄心之異名。你能洗除貪執之心,使心靈清淨而毫無妄心過失嗎?

【本文】: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意】:你能再愛國家、愛民族,治理國政時候,保持一種天真、博愛、自然無為之心嗎?

【本文】: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意】:天門:通性天之門,闔:閉也,雌:伏也。心之動靜時候是否能守住無念無想之境?

※仙學辭典:無念無想之解釋:

無念:無雜念也,並非無一毫之念。

無想:不想過去、現在、未來之事也,並非一無所想,若一無所念、一無所想則此心置於何處,故心專一則雜念自無,心神攝一,則妄想自除。

【本文】:明白四達,能無知呼?

【意】:明白為廣知萬事也,四達者左右上下,左右為世間事,上下為天地事。你能夠在事物完全明白之後,能保持「知」之真諦嗎?

知有三:一曰:德行之知,及孟子所云「良知」。二曰:聞見之知,即所謂「知識」。三曰:自作之知,即所謂「假知」。

【本文】: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意】:生者育也,畜者養也,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聖人以道德五常滋養萬民,天地之化生長養萬物未曾有心而施化,不把它當成自己的,無心而施化,無為而佈德,故曰: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本文】:是謂玄德。

【意】:天之德玄玄莫測,像天地這種作為便可稱為最深、最厚、最高、最遠、無與倫比之德。聖人之德亦如此,可謂玄妙之德也。

第十一章:虛中章

【本文】: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意】:車輪要三十支直木插入中間的軸心,這個車輪才有作用。

【本文】: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意】:「埏」:陶人造器之型(模型),「埴」:黏土也,以黏土塑造盛物的器具要留個中空的地方,這器具始可盛物而為有用的。

【本文】:鑿戶牅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意】:「鑿」開也,「牅」窗戶也,建造房屋開造門窗要留個空間才能住人,故曰鑿戶牅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本文】: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意】:所以有就是給我們人便利,這個無就是發揮它的作用。車,器,室,皆有形體故曰「有」,此有所以能利人,故曰:有之以為利,而車器室但有空處故曰「無」,有雖有用而實用在「無」之空處。如天地之間,如沒有這個中空的地方,萬物就無法生存活動了。

第十二章:為腹章

【本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聘田獵令人心發狂。

【意】:五色:青黃紅白黑,五音:宮商角徵羽,五味:辣酸鹼苦甜,爽:傷也,馳聘:騎馬疾馳也,田獵:逐取禽獸。五色謂色塵也,盲目為色塵所惑,心亦隨目而亂,心亂而失正見,故曰也。五音謂聲塵也,言耳為聲塵所惑,心亦隨耳所亂,貪住於聲塵,善言不入耳,一味好聽淫聲濫調而失真聞,故曰也。五味謂味塵也,口為味塵所惑,心亦隨口而亂,貪圖口福,味亂其心,故曰也。ㄧ個人無所事事每天騎馬、追逐禽獸、打獵競技,像這種人將會使自己瘋狂於鬥爭之心,導致身心不寧而迷失了本性。

【本文】: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意】:「行」行為也,「妨」傷害也、傷人害己。難得之貨,人皆欲得,得之不善則傷人,而珍藏外露,身招災禍則害己,故曰: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本文】: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意】:[腹:內德],[目:代表六根之外欲也]。因此聖人知道物欲之害,所以在為人處事方面就不去強求物質享受一心一意常養性中之德,不受外物所惑而守內德。

第十三章:寵辱章

【本文】: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意】:呂祖師解:「寵」見愛於上也(上面愛下面的人),「辱」受人欺侮也,心有所好惡,則不得其正(正心)得失之念起受寵若驚,受辱亦驚,「驚」心不安形態,寵來則亦驕,驕則心不安矣,辱來則易怒,怒則心亦不安也,「貴」重也,「患」憂也,「身」猶有我也,言看中有我,乃人之大煩惱也,人之情欲皆「有我」而生,「大患」亦由「有我」而引起。

【本文】: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

【意】:呂祖師解:何為寵辱若驚,寵為下。著者(老子)自問自答也,本段另本(其他課本)亦有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者,與此不同,而以寵為下為佳,何故言寵為下,不言辱為下呢?辱為下人人皆知,寵為下則鮮為人知。夫為人上者受寵於下,為人下者受寵為上,常常聞上之寵下,未聞下之寵上也。例如倿幸之人(拍馬屁之人)上之以為寵也,有物必賜之,非此不見其為寵,及賜必叩頭謝之將以為寵,彼無受寵者嚴肅而立似此情形豈非下耶,故寵猶辱也,故曰寵辱若驚,寵為下也。

【本文】: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意】:呂祖師解:求寵為俗者常情,未得之時驚得不到。既得之後又驚失去,寵為下奉承主上,免不了驚心不定,然失寵更加驚嚇,失寵遭人諷刺(恥笑)如驚弓之鳥,驚恐不安故曰得之若驚,失之若鶩,是寵辱若驚。

【本文】: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為我有身,及我無身吾有何患。

【意】:呂祖師解:何謂貴大患若身?著者復在自問也。吾所以有很大煩惱為吾「有我」之存在,身為眾煩惱之根本。既有色身,則有諸苦。若能破除「有我」之見解,不注重假體之我,一切寵辱禍福置之腦後而達於「無身」之「無我」境界,則吾又有何患也。

【本文】: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可以託天下。

【意】:呂祖師解:「寄」託也,「託」委政也,德人無我故貴天下眾生如一己之身,則可以將天下寄於此人之肩,如商湯者。愛天下眾生如一己之身者,則可以將天下託於此人之手,如周文王者。貴身、愛身皆為天下。故言,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可以託天下。

第十四章:道紀章

【本文】:視之不見,名為夷,聽之不聞,名為希,搏之不得,名為微。

【意】:[夷:無色、無形],[希:無聲],[搏:取],[微:無體],肉眼看不到所以叫做夷,肉耳聽不到所以叫做希,大道無體捉撲摸不到所以叫做微。

【本文】: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意】:[致:盡也],[詰:問也]。呂祖師:有所得者凡道,無所得者先天道,言此夷希微三者口不能說、言不能傳,當以無情說法而得,不可盡問而得,夷、希、微,雖有三者之名而道不可分,故曰混而為一也。

【本文】: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意】:[皦」:明也],[昧:暗也],[繩繩:綿綿不絕]。然有形的世界就不同了,凡是有一邊明的就有一邊是暗的,上面是明的下面就是暗的,但道的微妙呢?它上面不是明的,下面也不是暗的,若有若無綿綿不絕充塞於天地也不知如何去稱呼他,它存在於宇宙之內,卻也匿跡於宇宙之中,似乎是有個物體又難以立言。

【本文】: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意】:大道無極放之則彌滿六合(上下四方),收之則全然不現,所以沒有形狀也沒有色象飄飄渺渺、恍恍惚惚,好像有又好像沒有,想要迎接他卻無處可迎,想要跟隨他卻也無處可跟。

【本文】: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意】:[御:治理],[道紀:大道運化萬物的綱紀],能執持這自古以來就存在的道理,就可以運用大道來治理現今的一切人事之務。能知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大道在無窮無盡的歲月中所創造出的宇宙萬象,而其中的道理這就是道的綱紀也。

第十五章:不盈章

【本文】: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意】:古時候的有道之士,它們的靈性是微細奧妙的,他的本性是永遠通達的,這都是外人難以窺測、難以了解的玄機,就是這樣難以窺測他的玄機,如果要去描述古時有道之士的話,也只能勉強形容而已。

【本文】: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意】:[豫=猶,兩字同為遲疑不進之意]。[儼:端莊也],[客:賓客]。言古之「善為士」舉動戒慎小心,似冬天渡川,川上凝冰厚薄難知,防其陷溺不測,行步慎重,故曰豫兮若冬涉川。古之「善為士」修身養性不敢妄為,閒居戒慎恐懼壁之有耳、窗之有目也好像一個人犯法怕四鄰知之也,故曰:猶兮若畏四鄰,古之「善為士」不敢輕舉躁動一如賓客彬彬有禮,故曰儼兮其若客。

【本文】: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意】:[渙:情欲離散之意],[釋:凍解消散之意],[曠:空境也],[谷:空谷也],[渾:純任自然]。古之「善為士」內心無情無慾,情慾離散,有如冰釋無絲毫留連,故曰:渙兮若冰之將釋。古之「善為士」敦厚本質如原木之未經雕琢實樸,故曰:敦兮其若樸。古之「善為士」者,心空寬大如空谷之無所不容,故曰:曠兮其若谷。古之「善為士」處世純任自然,隱住本性如同凡人,不假外表,處人心無親疏,和世俗相處不染塵埃,有教無類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也不怎麼清明,故曰:渾兮其若濁。

【本文】: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意】:誰能處在聲色名利的濁世之中,還能漸漸的拋離塵垢,澄清心境,誰能長久安住於污穢的環境之中,還能漸漸的昇華性靈不受污染(出汙泥而不染)。

【本文】: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意】:因此能夠保持這章道理的人,不會自滿自大,就是因為能謙虛己心,不自傲,所以能夠遵循舊有的傳承,而不會刻意的創新立異、標榜己能。

第十六章:復命章

【本文】: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意】:「致」者返本還原之意,真心無妄念曰「靜」,靜體不動故名之「虛」,虛而致虛曰虛極,極至也。人之真心本靜,由靜而動,由動而搖,搖則妄念萬端。若欲返本還原當寡欲斷念,絕(丟掉)其貪求而還其虛,由虛而致其極,故曰致虛極也。專一不易曰「守」,寂然不動曰「靜」,靜而至靜曰靜篤,永絕妄求不見可欲,如此守靜可謂「篤」矣,故言守靜篤。「萬物」指一切眾生也,「作」者振作而動,「復」者返本之謂。萬物生長皆由靜而動,故返還其靜為「復」,萬物始出於靜,靜而動,又由動復歸於靜,是返本還原也,所以觀察其返復之道,故曰: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也。

【本文】: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

【意】:雖然萬物是眾多的但最後還是要回歸到生命的根源,所以萬物回歸到生命的根源就叫做「靜」,靜也就是回復到自己真我(見性)的生命,回復到真我的生命才是真正的長生。

【本文】: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意】:知「復命之常」者可謂「明」,明者清明也,明為見識高超、有智慧之人,不知「復命之常」者輕率妄作,妄作則凶,災禍必極其身,故曰之: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本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意】:人若知此真常之道,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此心自然包含天地萬物,故曰知常容,人心能廣大如此則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其心大公不見有我之私,故曰容乃公,此真常大道人若得知於內則為聖,施之於外則為王,故曰公乃王,王乃法天行事合乎天心,故曰王乃天,天法道合乎自然,故曰天乃道,與天地參,故曰道乃久,人得此道則身雖死,而道長存,故曰沒身不殆。

第十七章:知有章

【本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觀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意】:「太上」者言至聖之人也,太上治世,清靜無為(無欲)行不言之教(以身作則),視民如己,天下平等,人不知有至聖在故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者曰次聖也,則仁君也,仁人仁治,引導百姓以道德治理百姓以禮教親民、愛民天下感其仁佩服其德,自然親近而誇讚他。又曰「其次」者次人君也,即言正直之人也,正直之人判別是非、明曲直、賞罰嚴明、公正無私,用正法治理百姓,使百姓恐懼而畏之,再言「其次」者,次正直之人也,言欺世盜名之人(偽君子)也,偽君子害仁害義,以無道無德,以權術愚弄人民,所以人民也就開始輕視侮辱國君,人民也就不相信他了。

【本文】: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意】:上面的人不信用下司之人,下面的人以不信用而欺上面之人,故曰: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君子貴重其言,一諾千金,故曰:猶兮其貴言。上司之人貴重自己之言,下自正是功成。下自正則天下太平是事遂也。天下既太平則百姓皆稱我得自由自在,故曰百姓皆謂我自然,「自然」者自由自在之義,自由自在即隨著自己的意思毫無拘束,以此文謂:上司之人對下司之言必守信,則下司之人將守信而遵行上司之命,則天下太平,天下既太平則百姓言我自由自在。

第十八章:四有章

【本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意】:大道興隆,仁義行其中,不覺仁義之貴重,如魚在水中不覺水之貴,大道頹廢仁義無存,聖人應世而出倡導仁義,乃有仁義之名,智慧出此智慧乃指俗士之聰明,亦名巧智之人,此些人懂得運用權智計謀來達成目的,所謂的仁義也成為假仁假義,如此人人虛偽習以為常,故曰智慧出有大偽。

【本文】: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意】:當六親和的時候雖然有孝慈的人,但因為六親祥和就顯不出有什麼孝慈,因為人人孝慈,則不知誰是孝慈,一但六親不合之時如有人能行孝慈之事,就能顯出這個人的孝慈。有忠臣必有奸臣,但是天下太平的時候就看不出誰是忠臣、誰是奸臣,一旦國家戰亂或國主無道亂政之時奸臣賣國求榮,忠臣盡其無私之心捨身報國成為千秋不朽之名,因此是國家昏亂有忠臣。

第十九章:樸素章

【本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意】:呂純陽祖師:本章所云「聖」者絕非指道德至上修養極高之「聖人」,而是指凡精通一事而他人莫能及者之「巧聖」也。「智」者亦非道所言之「智慧」,乃俗所言之「巧智」此兩者,因法作奸,卻以為亂,反為民害,棄而不用,絕巧聖不生、棄巧智不用,使民各安其居,樂其所業,則民得百倍之利,故曰:絕聖棄智,民利百倍。辭海:凡精通一事而無人能及皆可稱為「聖」,如酒聖、賭聖、詩聖、棋聖。

【本文】: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意】:仁與義為人處世之基本也,在上位者以仁義之行教化育百姓,但卻不流於口頭之教,而人民上行下效,雖無仁義之名,但有仁義之實(用仁義行為教化),有仁義之實自然即有孝慈之道也。

【本文】: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意】:「巧」者以機巧爭名位也,「利」者食求財貨,見利忘義也,巧則詐偽亂真易於生賊。利則貪得無厭,易於生盜。巧利如能棄之絕之,則心中之盜賊自然不生。故曰也。

【本文】: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

【意】:此三者指聖智、仁義、巧利。以是用文字掩飾(言教)並非身教沒辦法渡化世人,故曰以為文不足。渡化人須以身作則,不做表面而能切於實際,使人修養,有所歸屬故曰:故令有所屬,所屬者言下文所述。

【本文】: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意】:「素」者素心也,人之本性,也所謂人之自性也,見素即佛家言見性,「樸」與「素」是異字而同義也,「抱樸」者言抱住自性,所使自性不為外欲所動也,「見素」是證果之前導,「抱樸」是証果之成熟,修道此二者不可分故曰:見素抱樸。人不能無私,何故?修功德得功德,修道果得道果,皆歸私而不歸公。此正取也,又在俗所得應得之利,皆歸私有,此亦正取也。若在道貪其功,在俗貪其利,此乃不正當得,故不言無私而談少私,天下無無慾之人,天欲不可無,人欲不可有,天欲者正欲也,人欲者貪欲也,故不言無欲而言寡欲,「私」「欲」之中亦有應取與不應取,可欲與不可欲,故曰少私寡欲也。

第二十章:食母章

【本文】:絕學無憂。

【意】:此承前兩章言聖、智之為害,不但不可用且亦不可學也,然世俗無智之人要學智巧仁義之事(假仁義)既學於己,將行其志(心願),則勞神焦思,匆忙於功利,盡力於智巧之間,故曰巧者勞、智者憂、無知者又何所求,是則有學則有憂,絕學則無憂。

呂祖師:絕學者最高道理謂絕學也,即根絕後天一切相對之學也,先天無相是絕對之學,後天有相是相對之學,如達到絕對無相之學,道全德備,淡然寡欲,自然無憂也。(這是先天的說法)

【本文】:唯之於阿,相去幾何?善之於惡,相去何若?

【意】:「唯」恭敬之應聲,「阿」怠慢之應聲,唯與阿同為應聲,凡夫聞之樂「唯」而苦「阿」,假使一個人若達到無住心實在沒有差別,不管好聽、不好聽,誠意或沒誠意,禮貌或沒禮貌,善惡是相對的,凡夫見之,而對方良善而親近之,因對方不善而討厭之,有德性之人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如此善惡究竟有何不同?

【本文】: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意】:所以只是一句話的應答聲,良善與惡意就很明白的表露出來,每個人所畏懼,我也一樣,在善惡取捨之間,一般人所會顧忌害怕的,我們修行之人同樣也要戒慎小心,可是是人不修心德,心田寶地都好像荒廢的田園一樣,貪嗔痴慢(驕傲)之惡習也隨之滋長也。[未央:未盡也]。

【本文】: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若無所歸。

【意】:[熙熙:逐欲縱情(沉迷聲色)]。[太牢:指豐盛之筵席]。[春台:男女慕悅之處所]。[傫傫:飄浮也,消極也]。當世人逐欲縱情的在享受豐盛之筵席,又快快樂樂的沉浸於聲色場所中,唯獨我還是保持著清靜淡泊的心,不受外界動搖,似嬰孩般的純淨與無知,又似飄浮消極於天地之間好似沒有人生目標。

【本文】: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意】:世人經常自得意滿,尤其在追求功名利祿的時候,就好像有用不完的才智與能力,而我的才智與能力就好像遺失ㄧ樣,心境中空空洞洞真如愚人啊!是那麼的無知無識、渾渾沌沌不懂得要去追求爭取。

【本文】:眾人昭昭我獨若昏,眾人察察,我獨悶悶。

【意】:[昭昭:明白也],[察察:明察],[悶悶:不清不楚]。世人好像個個聰明幹練、深謀遠慮,而我卻昏昏昧昧、沒有衝勁,世人好像個個明察秋毫、算計精明,而我卻不清不楚、糊裡糊塗。

【本文】: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所止。

【意】:[澹:恬淡寧靜],[飂:高處的風]。我的心恬淡寧靜就好像大海一樣的深闊廣大。像高空的風沒有一定的歸屬和依靠,飄搖自在。

【本文】: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意】:[貴:重視]。[食:依靠]。[母:大道]。[以:自恃也]。眾人皆自恃聰明才智,各有所以,我獨無知無欲,愚頑又鄙陋之人,唯有我跟世人不一樣,是因為我一心以道為重,而只將大道做為依靠的母親。

又註:而我獨獨甘願與人不同,是因為我明白人生的真理,抱住大道的根源,這是我值得可貴的地方。

又註:對於大家所追求的事物,唯獨我跟一般人不同,不但不為我動,更是刻意將自己的心性契合在自然運行的大道。

第廿一章:從道章

【本文】: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意】:[孔:大也],[容:儀容]。謂道本無形,而有道之士,和氣集於內,聖德發於外,而為盛德之容,且此德容皆從道體所發,即是道之形容也,或者說如果想去洞悉「德」的真實面目,唯有從道體之中才能夠找出目標與答案。

【本文】: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ㄧㄠˇ)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意】:然此道體本自然無形,又無一定之象可看,故曰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恍惚謂似有若無,不可定指之意,然且無象之中似有物象存焉,故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也,其中有物,其體至深至幽不可窺測,在這長遠幽深之中,又具有生命之源的東西,無法窺測的原理與元素,而這些元素與原理又是非常的真實,如天地間沒有這些元素天地就不能悠久,人類就無法生存,而且其中又包含了應用不失其時的信驗與循環不息的根據。

【本文】: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之眾甫之然哉以此。(閱:經歷也,甫:美也。)

【意】:世間眾美之名自外來者,皆是假名無實,故其名易去,惟此道體有實有名,故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也,是以聖人功流萬世而名不朽者,以其皆從至道體中流出故耳,其如世間王侯將相之名,皆從人欲中來,故其功亦朽,而名亦安在哉,唯有道者,不期於功而功自大,不期於名而名不朽,是知聖人內有大道之實外有盛德之容,眾美皆具,惟自道中而發也,故曰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就是道給我的啟示)。

第廿二章:抱一章

【本文】:曲則全,枉則直,漥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意】:(曲:委屈。枉:柔軟,曲就。漥:謙虛,深池也。敝:舊)。「曲」委屈也,言大智若愚、大賢若庸、大巧若拙也,君子能委屈則道全無缺,故曰曲則全。「枉」屈也、「直」伸也、聖人道高德重為而不爭,在俗雖枉,於道日日伸直,故曰枉則直。聖人之心似海洋,他謙虛卑下、有教無類、萬流皆納,故其道則廣、其德則盈,故曰漥則盈。衣之污垢曰敝,若不用洗就看不到它的新(洗則變新),這就是敝則新的意思,聖人受污辱而不忿,洗心而自責,損己利人,故道日長、其德日新(其德日日精進)故曰敝則新,「少」者少私寡欲也,人如不知少私而求得道者(欲求得而反喪其得,就是物極必反)若能少私不求得而自得,故曰少則得。「多」者多貪惑欲也,人皆多貪而不知足,故學道之人誡多貪慾,老子云: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不要看見東西就要,就不會使心亂)多貪迷本性而亂清淨道心,妄貪不止,故曰多則惑也。

【本文】: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意】:(一:佛性、道性。式:準則、模範)。所以明心見性的聖人德智兼備,並且恢復了原來的本性,言行思想都能以大道為依歸,能屈能伸,能柔能剛,以此而為做為天下人學習的典範。

【本文】: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意】:不要只看見自己的優點,不到處炫耀,同時不顯露自己的才能,這才是真正的明智,不要常自以為是,驕滿自大,那他的德性才能彰顯出來(因為謙虛),不要常誇耀自己功德的人,才是最有功德的人,不要時常仗恃自己的才華以為了不起,他的才幹才能長久,同時他不驕不傲更受人尊崇。

【本文】: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意】:只有以無爭的心來處事,則天下自然就不會與之相爭了,也沒有一個人可以跟他爭奪。

【本文】: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意】:曲則全此句包含「曲則全、枉則直、漥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等六句,以上古人所說委屈可以求全的道理,那裡只是虛偽的言語,所以能夠時時誠於中,依理而行的人,必可回歸自性自然成道。

第廿三章:同道章

【本文】:希言自然。

【意】:「希言」者希有之言。「自然」者自在之義。先天大道無拘無束無罣無碍,則老子所云道法自然也,自然知道不生不滅,外道無可以比,言之希有,故曰希言自然。又解:減少言論的爭辯,更合乎自然的道,亦即一般之寡言也。

【本文】: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意】:狂風刮不了一整個日,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個日夜,是誰刮的風,誰下的暴雨?就是天地啊!天地所造成的自然現象尚不能持續長久,何況是人類?何必去違反自然,背道而行呢?

【本文】: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意】:所以想修行大道的人如果面對一位有道的人,我們就以「道」來互相研究勉勵,如果面對一位有德的人,我們就以「德」來互相勉勵,如果面對一位失意的世俗人,我們就以慈悲之心去體會、去安慰鼓勵於他。

【本文】: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意】:能夠這樣做的話你跟有道的人在一起,有道的人也感到很快樂,你跟有德的人在一起,有德的人也感到很快樂,你跟失意的人在一起,失意的人也感到很快樂。

【本文】: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意】:因為眾生本身的習性不同,所以對於大道有的人信心不足,有些人根本不信,所以才要以天地人間來比喻幫助眾生啊!(讓眾生明白)。

第廿四章:不處章

【本文】: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意】:[跂:用腳尖站立],[跨:行大步],[伐:誇耀],[矜:仗恃己能]。墊起腳跟就以為比較高反而站立不穩,想跨大步來行走反而走不了多遠,就會累了反而走不快,只看見自己的優點到處炫耀,同時顯露自己的才能,這其實是很愚痴的。以為自己的論點是對的,傲慢自大反而讓人不敢苟同,也是無法領導人的,誇耀自己的功勞,反而讓人覺得他是一位好炫燿的人,反而讓人懷疑他所說的功勞。經常自我誇耀,仗恃己能,讓人否定它的能力,因為他驕傲的缺點已顯露出來,那還有什麼了不起,還有什麼真正的長處。

【本文】: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意】:[餘食:吃飽了還要再吃],[贅行:多此一舉],[惡之:討厭]。以上這些好勝爭強的行為站在「道」的觀點來看就好像肚子吃飽了還要再吃,多此一舉的行為,萬物皆順其自然,尚且不會做此等事情,真正的有道之人當然也不會做出這麼愚昧之事了。做乃自然做,行乃自然行,悟乃自然悟,得乃自然得,成佛成道乃自然成的,不是刻意去為而成,有心而為反而成不了道。

第廿五章:混成章

【本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意】:有一個渾然天成的本體在天地未形成之前即已存在,所以是先天地而生,也就是道,也就是無極。

【本文】: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意】:它(指道)沒有聲音也沒有形影,超然於萬物之上,恆久不改變而且它週行天下,循環不息萬物無不是依靠他而生生化化,所以它可以稱為天下萬物的母親也。

【本文】: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意】:我不知如何去稱呼它,就勉強給她取了一個名字叫做「道」如果在勉強取一個名的話就應該稱之為「大」。而它又是來無影去無蹤,我只好又稱為「逝」因為它遙遠無法捉摸,我只好又稱它為「遠」,又因它運作萬物反覆循環,又稱為返。

【本文】: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意】:所以蘊育天地的「道」最大,能夠運行日月的「天」也大,能承載萬物的「地」也大,而人可以藉由色身修行體悟大道,所以「人」也大,廣大的宇宙之中有四種大,而人就是其中之ㄧ。

【本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法」效法也、學也。

人法地:學習大地之忍辱忍受一切惡,向眾心平等負載萬物,任勞任怨。

地法天:效法天之大公無私孚佑眾生,天之信,四季分明,日月運行。

天法道:法道一字「無」也,無相、無我、無念、無住、無著、無為、乃至對境無心。

道法自然:法自然而然之謂也,即無為而無所不為,自然者無為之道,而道能化生天下萬物,故曰無為而無所不為。

第廿六章:輜重章

【本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意】:心性穩重原是輕浮妄動的根基,心性清靜鎮定本是急躁暴氣的治理者。

【本文】: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意】:所以聖人終日之間不離穩重清靜的心,如有外出離不了載著衣物糧草的車,雖然外表看來極為尊貴和美觀,可是他的心仍然安然穩重,不受尊貴美觀而紛擾心境。

【本文】: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意】:可是有些擁有萬輛(形容很多)兵車的君王,他不知以自身的修養為重而輕浮妄動於聲色物慾之間不知自重,自身就輕了,天下也跟著輕了,所以說輕浮的人會失去自己的根本,就好比躁動的國王會失去他君王的尊貴一樣。以萬乘之主來喻自心,以天下來喻自身,財色不惑人,人自迷財色,名利不勾心,心自牽(綁住)名利,所以須培養自我觀照之能力,勿讓自身之天下(指清淨之身)毀於顛倒之自性也。

第廿七章:襲明章

【本文】: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

【意】:[善行者:大善之行也],[轍:車輛經過之痕],[跡:人足走過之痕也]。大善人以無住之心行於佈施(財施、法施、無畏施)其心三輪体空(施者、受者、施物)所謂上德不德無絲毫行善轍跡留於心也故曰善行無轍跡「善言」亦曰玉語(勸善話),「瑕」:說話有缺失,「謫」:有罪之過失也,聖人出言出自自然,有感即應率性而言,言彌天下其言出自慈悲,語滿六合其語利而不害,故曰善言無瑕謫。

[善計者:上善之計義也],[籌者:古時計數之工具],[策者:策劃也],上善有大智慧功果多少,無法去計數亦無法計畫(做善事並沒有在計畫)以無所得心行之而成果,故曰:善計不用籌策。

【本文】:善閉無關楗而不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意】:[善閉者:無念之謂也],[關楗:拒門之木也,橫曰關,直的叫做楗],上善防意如城,雖然我外門無關(門栓也),而六塵不入此所謂無關楗而不可開故曰善閉無關楗而不開,[結:兩繩相鉤連也,繩:軟索也,約:以繩束物也,繩約:就是束縛的意思],下善之人他的心結在世俗,所以他行善都是有心,勉強而不失德這就是有繩約也,一有不如意繩約則解開了,上善之人他的心是結在這個道無心為德(上德不德)德被眾生自己不感覺有德行,所以他的心就沒有繩子綁住他,心無繩約就無需要去解這條繩子,故曰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也。(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不會忘記德行)

【本文】: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意】:聖人修天地之德,以慈悲為懷,能以無私平等之心,教化救助於人,不會輕易的捨棄一人。並能愛護一切動物、植物,而不會隨意的糟蹋它們,這樣的德行,才能算是承襲了大道之光。

【本文】: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意】:所以這些具備了道德與智慧的善人,足以做為那些不善人的導師,而這些不善之人,其言行作為却能成為善人的警惕與借鏡。

【本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意】:雖然聖人教化世人,可是却不以導師自居,也不會執著那些俗人,是在被他教化,他雖然體悟了大道的智慧,卻不彰顯仍然大智若愚,這才是了解其理的人,更是悟到精深之道的人。

第廿八章常德章

【本文】: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意】:能夠明白剛強之道却能以柔和之心守其謙順,如此之人就好像叢山之間的溪溝,以卑下自處成為眾流之所歸,能夠像眾流所歸的人他更不敢離開真實德性,就像回歸到嬰兒之時那麼天真無邪啊!。

【本文】: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意】:呂仙祖:「白」者易染種種之色,喻為俗心,俗心易染種種之慾也,「黑」者異(不同)色不能染,喻之為道心,道心者一切慾所不能染,「式」模範也,「忒」變也。故知其俗心守其道心而作天下模範,能作天下模範者,恆久之德不改變,而復歸於自性中。

【本文】: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意】:「榮」者光榮高貴,「辱」者污辱賤下,貧賤屈辱,「樸」者無欲也。能夠明白榮辱知道並能安於榮辱之中,不受動搖,如此能受納的心胸就像是天下之谷,能夠虛受接納一切,可以成為眾之所依歸,眾之所歸後亦能具足大道之德,而回歸於無欲純樸的真我。

【本文】:樸散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意】:[樸者:無欲自然境界],[器者:有形體者(色.聲)],[官長:眼耳鼻口身為五官,心居中以制五官故稱官長],[大制:止欲歸樸之義],[不割:不分散也],無欲之樸散開則成有形體之器。聖人心不為欲所動,如果聖人亦棄無欲(樸)而行於欲(器),則亦同凡人入於五官之欲,故曰聖人用之則為官長。而聖人止欲歸樸,其心不分散為欲念,故曰:大制不割。

第廿九章:自然章

【本文】:將欲取天下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也,執者失之。

【意】:[神器:神聖貴重之器物,指天下即為神器],想要違背天裡以私心來奪取天下,在我看來是無法達成,因為天下是一種很神聖的東西,不可以強取,凡事順適自然,若違逆而行,不順其理必不可得,勉強為之必敗,勉強取之必失。

【本文】:故物或行或隨或呴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意】:萬物各有其性譬如說:有在前行的,有在後隨的,有呴之吐氣以溫氣也,有吹之吐氣以寒氣也,有勢力逼人也,有瘦弱無力也,有功業成就者,有失敗墮落也。

【本文】: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意】:[去甚:去執意過度也],[去奢:去奢侈浪費也],[去泰:去驕傲過人也],甚奓泰此三者皆有道之人所不處故一一去之,故曰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不道章

【本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意】:以大道之理來輔佐國君的人,國君以德治天下,不會任意以軍事,仗恃自己的兵力來強取天下,因為用兵只會招來因果循環,怨怨相報。

【本文】: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兵之後必有凶年。

【意】:[師:三軍(軍隊的統稱)][荊棘:形容土地荒蕪],[凶年:指戰後遺留的災禍叢生],古時指中上下軍或中左右軍,現指陸海空軍。軍隊所到之處炮火綿延,百姓遭殃,難民四逃,農耕必廢,田園荒蕪,戰爭之後屍橫遍野,瘟疫流行,黎民飢饉,盜賊叢生。

【本文】:故善者果而己,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意】:所以有慈悲智慧之人謹慎用兵是為了討伐侵侮橫行的行為才用兵,只得求得平息戰亂而已,所以善於用兵的人不敢仗恃己強而欺凌弱小,不誇耀自己的軍事,不展現自己的武力,不驕不慢,因為這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兵,只是為了平息戰亂,而非為了恃強而侵略。

【本文】: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意】:譬如萬物是依循著大道長養的,它由成長而壯大,由壯大而變衰老,由衰老而死亡,所以仗勢逞強的行為是不合乎大道的,既然知道不合乎大道,就要趕快停止好強好勝好戰之心了。

第三十一章:貴左章

【本文】: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意】:你看那些勇猛善戰的精銳部隊,以及那些強大的武器都是不祥之物,一旦使用造成慘烈的傷亡,就連動植物都討厭它,這是慈悲為懷的修道者,所不會去做的事情。

【本文】:君子居則貴左,用兵者貴右。

【意】:禮記:尚左:左手在外掩右手,是吉禮。尚右:右手在外掩左手,是兇禮。君子之人大位在左邊,用兵就是武的他就重右,古時面君之時文官一定在左邊(龍邊),武官一定在右邊(虎邊),文官穿龍袍,武官穿虎袍,所以武將有所謂ㄨ虎將,絕無ㄨ龍將。

【本文】: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意】:兵戰殘酷無情非有道之君子所應為,如為了除暴安良在不得已之下才會使用它,但也要心平氣和,小心謹慎,適可而止。

【本文】: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

【意】:就是戰勝了必也付出慘痛的代價,不能當作是光榮美好的事情來看待,若以戰勝為美事,如同以殺人為樂事,如此樂於殺人者不仁不慈,天下人是不會順服於他的

【本文】: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

【意】:所以說吉慶之事都以左邊為尊上,凶事不吉祥之事才以右邊處之,偏將軍他不是主將,人殺得不多站在左邊,而上將軍他是主將,殺人較多居於右邊,就是因為殺氣較盛殺人較多,所以不祥的喪禮看待之。

【本文】: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勝則以喪禮處之。

【意】:因戰爭而殺了許多人,要哀悼哭泣,即使是戰勝了也要以喪禮心態來處理之。

第三十二章:知止章

【本文】: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

【意】:樸:未經加工的原木,喻陰陽未分之前的道。小:微妙。大道是真常不變的,本來就沒有名象故曰道常無名,樸乃無名之譬,木之未製成器謂之樸,故以道曰樸曰小也,然道雖樸雖小,而為天地萬物之本,即愚夫愚婦而亦知所尊,天下沒有敢以己為尊,以道為臣也。

【本文】: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意】:侯王:即領導者。賓:歸順。領導者若能以大道之法來統治天下必然是仁德兼施,禮義常在則萬物將自然歸順,如此人心祥和,陰陽調諧,天地自然均衡,甘露之水自然降下,因此上天降下甘露去滋潤萬物,也根本不需要人們去祈求去分配自然平均的降下。

【本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意】:始:道之本體也,老子云:(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老子又云:(第二八章)樸散則為器.樸則無名矣,器則有名位,則立名,既有名,則必爭名,爭名則禍近矣,當知止足守分,則禍遠矣,大道包容於天下,萬物歸之於大道,這就像是川水歸於大海一樣。

第三十三章:盡己章

【本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意】:能夠觀人之言行舉止,善惡與賢愚分別是非,這些都是智的表現,能夠反省自己的過錯,自己的言行,起心動念,這些都是明白自己的表現。

【本文】: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意】:能力、善心、道心諸種超越了別人,確實很有力量,但是再有力量也不能把自己舉起來,唯有戰勝自己的諸慾,改變自己的諸惡習,才是真正的堅強,真正的強者。

【本文】:知足則富,強行者有志。

【意】:所以能夠知足的人,他的心中沒有欠缺,沒有欠缺就是不窮,不窮就是富有的人,強行就是強者之行,不怨天尤人,不逃避不退縮,勇敢面對,愈挫愈勇,這才是真正有志氣之人。

【本文】: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意】:所以說一個人做事應該不失去立身處事的原則,若不失其恰當自然能保持長久,就是肉體死去,但其靈性不亡,精神永留人間,自性上升天堂,像這種人才是真正的永生,真正的長壽。

第三十四章:成大章

【本文】: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

【意】:大道廣泛充塞十方,左右皆可逢其源甚至萬物依賴著它生長,它都不會推辭,無為而運作。

【本文】:功成不有,愛養萬物,而不為主。

【意】:天地由道而生,萬物由道而養,是天地萬物皆生於道,是道之功,但道却不占為己有,愛養者,譬如雨露潤萬物之形,風雷鼓萬物之性,此正是大道愛養之處,雖然大道有此愛養之妙,本非有心而愛,本非有心而養,愛養尚且無心,豈有心以主宰自居者乎。

【本文】: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之可不為主可名為大。

【意】:它無所慾望也不居功就像它很微小的,萬物生化以後都歸向於它,它還不以為主宰呢?因為它能包容一切,所以這才是真正的大。

【本文】: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意】:聖人心境不會有絲毫的自大,處處以虛懷為用,不顯現己之德能,就是因為不自以為大,反而能成就自己的偉大。

第三十五章:大象章

【本文】: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意】:大象即大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天地萬物無所不包、無所不容,若天下人皆能學習大道之法,則天下安康有利而無害,並且天下太平了。

【本文】樂與餌,過客止。

【意】:在太平安樂之中也不可貪求享樂,貪食美食,因為享受也祇是像作客一班的短暫,是不能長久的。

【本文】: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意】:只有道的顯現瀰漫在虛空之中,是那麼的平淡又沒氣味,你想要看它又看不到它,你想要聽它又聽不到它,可是當你要用它的時候,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不就是道的玄妙嗎?

第卅六章:微明章

【本文】: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意】:天下之物,物極必反,事物將要收合之前,必定是張開的,事物將要衰弱之前必定是強健的,事物將要毀壞之前必定是興盛的,要想得到之前是必需要先付出,同樣的道理,如果想要去破壞摧毀,反而使其更加鞏固堅強,像這種道理看起來好像很隱微,其實是很明顯的,這種微細且奧妙,若能細細去體察自可明瞭,這就叫做微明。

【本文】: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意】:柔能克剛,弱能勝強,過剛易折過強則衰,剛強傲慢只會使人厭惡,謙柔卑下反而使人尊敬,魚不可離開水,就如同人不可離開道,國家傷人的利器,不可隨便誇示於人,一但誇示於人就可能危害自己,因為他國會製造更厲害的武器來威脅你,如此就動盪不安了,修道之人亦如是不可炫耀才能。

第卅七章:無為章

【本文】: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意】:無為者乃大道之本心,無不為者乃大道之運用,例如五行金木水火土、四季沒有一樣不是道的造化,所以是無為而無所不為,修道者如能身心清靜如大道之無為,則亦能如大道之無所不為也。

【本文】: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意】:侯王即君王即領導者,君王若能清心養性執守這無為自然大道,則天下萬物將回到自身自然化成,自然化成後常生出了私慾貪求,在這個時候我將運用大道的理法來教化人民。

【本文】: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意】:用大道理法來教化人民之後,人民也會回到純樸無貪的心性,因為無貪慾而漸清靜,人心清靜,則天下和順,天下和順一切就自然歸化於清靜自正了。

第三十八章:處厚章

【本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意】:真正有道德之人,他做了許多善事,可是他心地善良不想去佔有名譽,不會以為有德,這才是最有德的人。而下德之人,他一但做了善事就唯恐人不知到處宣揚,自以為有德,其實這才是真正的無德。

【本文】: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意】:上德之人得自然無為之道,做而不執著、做而無掛碍,做如無做。下德之人做了一些善事就銘記在心,其做善是勉力有為,而且是為目的。

【本文】: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意】:大慈悲的人視萬物皆平等,是天地為一身沒有分別心,以仁慈為懷、博愛眾生、無為而為。可是有義氣的人就不同了,因為他無法出自無為之心,在真假善惡的抉擇之中合宜的事才去做,如此就產生了目的而行,是故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本文】: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意】:「莫之應」:沒反應。有些人以為自己很有禮貌,以禮教來教化人心,無奈有些人一點反應都沒有,則只有伸起來指著對方(以言行示現教導)引起進入禮儀之教。

【本文】: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意】:世人失去了道心之後就以德來教化,無奈又失了,德失了再用仁,仁失了再用義,義失了只有在用禮來教化了。

【本文】: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意】:當道德仁義都不能行於天下,而只能行之於禮,此時人的忠信也已經到了最薄弱之時,禮若再不行,禍亂災害已開始了。

【本文】: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意】:前識:廣學多聞,無所不知,如此無所不知之人看起來似乎很聰明,好似花一樣,擁有美好的外表,但這只是虛華的外表,虛偽的開始,也等於愚昧的開端。

【本文】: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意】:所以真正大丈夫上明大道之妙,下知世間變遷之理,大丈夫寧可取其純樸忠信的無為之道,而捨其浮華不實的虛偽造作,因此寧可去華薄而取厚實。

第三十九章:得一章

【本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意】:[一]者道之本體也,純也。自古以來得到道之本體者會如何?天如果得到「一」的話,而清覆於上,日月星辰能安其位、能運其行,地如果得到「一」的話,而寧載於下,就能安祥寧靜。

【本文】: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

【意】:神指人心而言。神如果得到「一」的話就能玄妙靈敏,而為萬物之靈。谷指山川大海也。谷如果得到「一」的話就充足滿盈,能容一切萬有。

【本文】: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ㄧ也。

【意】:萬物如果得到「一」的話能合天地之德,能順己之性,而生生不息,君王得到「一」的話,自能教化萬民之心為「一」,如此天下當然就太平安定,天之清、地之寧、神之靈、谷之盈、萬物之生、侯王得正,皆因各得大道之「一」,所以這一切的事物都有很密切的關係。

【本文】: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而貴高將以蹶。

【意】:就以往前理論來說天若不清明就會崩裂(不照甲子而行)地如得不到安寧就會發生天災地變(五行失衡)人如果得不到靈妙就會衰頹消失,生機休歇,谷得不到盈滿就會乾凅竭盡,萬物得不到生化的話,那一切生物將向滅絕之路,君王(侯王)如果不以正道去治理天下,還要以尊貴的高位自居,則必將被顛覆,朝政挫敗不振。

【本文】: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

【意】:所以說尊貴是以謙虛低賤為根本,高尚是以卑下為根基,不自以為尊貴,以謙虛卑下為自處,所以古時的君王自稱孤王、寡人、不穀,這不都是以低賤為本嗎?以謙虛作為待人處世的基本嗎?[不穀:不善之意。]

【本文】: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意】:[輿:馬車,轎子比喻富貴],[琭琭:光華亮麗],[落落:暗淡無光]。所以以擁有車輛、轎子、來比喻,有數台的人也不自認為高貴如寶玉,沒有的人也不必自認為低賤如石頭,所以說高貴的人不要將自己看成寶玉一樣的尊貴,不要將他人看成石頭一樣暗淡無光,如此就失去了道的根本了。

第四十章:反覆章

【本文】: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意】:萬物皆在生生化化,正反往復的運轉,但它無論怎樣運轉變化也必依循自然大道運作不息,雖然反覆的運行最後還是得回歸於柔弱與寧靜,如強風大雨最後復歸於平靜,也是必循自然大道而運用,所以說天下萬物皆從「有」(太極)之中而生,可是這個「有」(太極)還是從「無」(無極)之中生化而來。

 

請繼續參考下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埔心鄉懿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