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十八章

【本文】::子曰:「無憂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為父,以武王為子;父作之,子述之。(此章是說武王的家族)

【意】:*孔子說:若是無憂愁、無煩惱的人,只有文王一個人,因為文王有個父親叫做王季,有一個武王做他的兒子,他父親王季可以說振作而起,算是一個聖人,來創造周朝的大基業在先,又有一個兒子武王亦是聖人,又繼承來完成王道在後,文王為姬昌是做西伯侯,他父親叫王季,名字叫季歷,兒子武王叫做發。

【本文】: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顯名,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

【意】:武王來繼承(纘)著他曾祖父大王,他祖父王季,他父親父王的基業,一穿上軍服就得到這個天下,因為武王伐紂,天下八百諸侯,可以說都是擁護武王為首領,他不辭天下的名聲尊貴做到天子,富有四海之內的財產,死後又受到宗廟的祭拜,子子孫孫永遠保守留存著這個祭典。

【本文】: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

【意】:武王到了老了才登基做皇帝,他做皇帝的時候已經很老了,周公是武王的弟弟,周公才成全了文王、武王的德行。(武王壽命九十三,在位十九年)。

【本文】:追王大王、王季、文王,上祀先公,以天子之

禮。

【意】:他說到周公輔成王之後,他就來追封他的曾祖父

古公做太王,他的祖父季歷做王季,統統封做帝王的名號又用天子的禮節來追祭始祖先人。

【本文】:斯禮也,達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為

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

【意】:現在這個就是要來祭祀祖先的禮法,因為周公定禮,這個禮通用到諸侯、大夫和這些所有公教人員,一直到百姓都一樣,如果他父親是做大夫,他兒子若是一個普通的公務人員,那麼他父親死的時候,若要出殯要用大夫的禮節,但是要祭典就不能用大夫祭典,就要用一般公務人員的禮節,假使他父親只是普通的公教人員,他兒子若做大夫,那麼他的父親死的時候要用一般公教人員的禮節去出殯,但是要祭典時用大夫的禮節,這就是周公定禮。

【本文】:期之喪,達乎大夫。

【意】:期就是一年,期之喪就是一年的喪服,是通行到大夫為止。

【本文】: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

【意】:若三年的喪服就通行到皇帝,因為對父母的喪,穿麻衣不管你貴為天子、皇帝,你無論再賤的奴才都是一樣。

*呂純陽祖師:「三年之喪」周公所定之禮,從天子至庶民,子為父母、臣為君、嫡孫(大孫)為祖父母、為人後者、為先君,女子在世為父母,婦為舅姑,妻為夫,妾為君皆一律以三年為喪期。守「三年之喪」達乎天子,言父母之喪無貴賤也。

 

第十九章

【本文】: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意】:*孔子說:說武王和周公是真正天下所通稱實行至孝的人,說到這個至孝,有辦法來繼承先王的志向,有辦法來完成先人的事業。

【本文】: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

【意】:說每次年節要拜拜的時候,他就來整理這個祖廟,他就放著祖宗所留下的東西,把它放在他的面前讓他看,來供奉祖宗所愛吃的東西。(本文指武王、周公)。

【本文】:「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

【意】:他說宗廟祭祀的禮節就是明白排列諸班的順序,左邊所供養一輩叫做昭,右邊供養一輩叫做穆,古宗廟的制度,以民間來講,就是祖先牌位的順序,若始祖排中間以下若父親就是昭,兒子就是穆。

【本文】: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

【意】:我們現在在公祭時以官位的大小來排列這個位置,就是要來辨別官位的大和官位的小,「爵」官位也,現在要分別祭拜的職事,照著你的職業來分班,是要藉著禮教,來辨別你有才能和無才能那個分別。

【本文】:旅酬址下為上,所以逮賤也。

【意】:現在拜完互上要敬酒的時候,你若下輩的人要向上輩的人敬酒,但是你要敬長輩不能說請飲,這樣沒禮貌,你自己要先喝下去,才說請喝,將空杯子給他看說請喝。

【本文】:燕毛,所以序齒也。

【意】:說我們現在要喝酒的時候,照著我們年紀大小的順序來座位,是要分別長幼的年齡。「燕」同宴,飲酒也。「毛」束髮。「齒」同齡。古時候依束髮的形象可分出年齡也。

【本文】:「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意】:*呂純陽祖師:「踐其位」「踐」履行也,其指其先王也,敬其所尊,「尊」先王所尊重之,禮教也,愛其所親,「親」先王所親近之道德也,初死謂之「死」,葬畢謂之「亡」,言「武王」「周公」之德,先王雖死,踐先王在位之德,祭大廟,行先王之禮,奉先王所樂之樂(所喜愛之音樂),敬先王所尊重之禮,愛先王所親近之德,事奉已死亡之先王,如事奉在其生存時,可謂孝之至也。(奉敬尊敬死去的先王,此禮數如同先王在世時都無差別這才是真正的孝,至孝。)

【本文】:「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

【意】:*呂純陽祖師:「郊」祭皇天之禮,「社」者祭土地之儀。「上帝」者天地萬物之主宰,言祭天地之禮,所以報上帝生育萬物之恩而事之(供養也),故曰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儀同禮也)。

【本文】: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先」:祖先也)

【意】:宗廟之祭拜,言拜祖先的禮節,就是要運用來祭祖先的。

*俢真錄:古宗廟所立「木主」即公媽牌,卽今人間家家戶戶所立之「神主牌」俗曰「公媽牌」是也,今人祀「公媽牌」亦云丁蘭始制非也,公媽牌之「木主」乃周武王伐紂時制「木主」載於車上,言奉文王以伐無道不敢自專也。

【本文】: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意】:一個人若能明白祭天地的禮節,和五年一次的大祭典,和每年一次秋祭的意思,那麼你要治理國家就像什麼,像看自己的手掌,這個掌紋一樣的容易。

*呂純陽祖師:「禘」者,周宗廟五年一次之大祭也,「嘗」者秋祭之名,四時皆有祭,舉其一焉,「秋」時穀類多成熟,故以秋時報稷神之功,「稷神」者,周之始祖后稷,故周時時重此祭。

*辭海:周禮曰:五歲一禘(如今之建醮也),秋祭曰嘗。

 

第廿章

【本文】: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意】:魯哀公是魯國的國王,這個魯哀公向孔子問要治理國家的道理,孔子說:文王、武王這個施政的方法記在這個木板和竹簡上面,方策就是竹簡和木板,(因為以前沒有紙,所以字都刻在木板上)文王、武王還在位的時候,這種政治才有辦法去施行,但是文王、武王已經死了,這種政治也已經沒辦法推行了。(孔子為何言此,因當時政治強欺弱)

【本文】: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

【意】:說我們這個人道若最敏感的,莫過於這個政治的事情,若有這個賢的人,來治理這個國政,這樣國家就安定。若是地的道理,這個地最敏感的是什麼?是莫過於栽種樹木、種草木,假使這個地是肥沃的,這個草木就很茂盛,好像蒲蘆草一樣,得到這個地氣,很快就長起來。

*呂純陽祖師:「人之施政猶如地之種樹,肥沃之地其成速矣」,「蒲蘆」又易生之物,言仁君施仁政,如以肥沃之地栽種樹木,國家之隆似蒲蘆成長之速,故曰: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蘆也。

【本文】: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意】:所以我們現在做為一個地方的首長,你想要將這個地方治理好,一定要用這個正德的君子,要取這個君子,只要我們自身修好就是,自身若修好,這個君子不用請他自己就來了,所以修身必須要用仁來做根本,所以為正歸在仁道,這個天下就有辦法治理。

呂純陽祖師:人指德政君子,治國必用德政君子,故曰:為政在於人也,「身」指自身也,欲取德正君子,己必正心修身以感召其來輔,故曰取人以身也。修身惟道是從,以身作則,即正德君子不請而來輔,故曰修身以道。修身以仁為本,為政歸於仁道,即天下治,故曰修道以仁也。

【本文】: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意】:說仁就是做人的根本道理啊!若不仁就不是人了,做人的根本道理是什麼,就是親愛父母,你親愛父母算是天下最大的仁。

*呂純陽祖師:上字「親」親近也,下字「親」謂父母也,這個「仁」與親親二者為倫常之首,故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也。

【本文】:義者,宜也,尊賢為大。

【意】:義就是合宜的意思,由這個仁,發出來的義理叫做義,尊重賢人為最大的義。

*呂純陽祖師:賢人出,人必尚義,義則天下治,小人出,人必尚利,利則天下大亂,故尊賢為大。

【本文】:親親之殺(音ㄕㄞˋ),尊賢之等,禮所生也。

【意】:此段之親親乃指親戚,「殺」就是分階級,說我們親戚要分階級,要分一個等級(如至親、幾等親)近親和遠親分別,你要尊重賢人,也有大賢和小賢的分別,這個禮就是這樣生出來的。

【本文】: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意】:所以我們君子的人不能不修養自己,你若想要修身,你不能不孝順父母,你假使不孝順父母來說,你修行也沒用。你若想要孝順父母,你不能不知道要尊重賢人,你若想要尊重賢人,你不能不知天命之性(天理)。

*呂純陽祖師:「故」承上接下之連詞也,「修身」謂修仁道,「事親」謂親親之仁,「知人」謂尊賢之義,「天」者天性也,言,欲知天者,必先知人,欲知人者,必先事親,欲事親者,必先修身。故曰: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斯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斯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斯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也。

【本文】: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意】:天下共通的人道有五種,在實行這五種的人道有三種的工夫。

*呂純陽祖師:「達道」者天下古今所共行之路也,「五」者下文所述之,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也,「三」者三達德也,則下文所述之智、仁、勇也,此三者古今人人應具備之德行也。

【本文】: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

【意】:現在以上所說,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種是什麼,就是天下共通的人道,中庸所說的五達道,就是一般所說的五倫,五倫乃人人應該要守的道,所以叫做人倫。

【本文】: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意】:智、仁、勇這三種的工夫,就是天下所通用的德性,但是要行這三種工夫,只要專一誠也。

*辭海:「一」純也、專也、誠也。

*朱熹:「一」誠也。

【本文】: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意】:現在說這個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這個三達德,智、仁、勇,有人出生就知道,不用人教就知道。但是也有人經過學習才知道,但是有人頭腦不好,下過很大的功夫,勉強苦學才知道,但是你要知道五達道,三達德,這中庸的妙理,不管你是出生就知道,或是學才知道,或是勉強才知道,都要靠什麼?靠你專一無二的「誠」字,若沒有這個「誠」字,絕對不可能會了解內容的道理。

【本文】: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及其成功,一也。

【意】:說有人修這個無為法,他用這個無所住之心去行這個道,但是也有人利人利己,他有所求福的心去行道,但是也有人什麼有人求福報勉強來行這個道,日夜求神明賜福、念經、拜斗等來行這個道,可是你今天想說要成功,就要靠專一無二的誠,才有辦法達道成功的目標,你的心若有真誠,你若安而行之,你的成功是做仙、做佛。假若你的心若有真這個誠,雖然利而行之,你的成功起碼還有諸天做神,受這個天福,假若你有真誠,雖然勉強去行,但是你的成功,來生還有做人的資格。

辭海:「安」靜也,禮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

【本文】:子曰:好學近乎知。

【意】:說好學是要求明白道理,道理若知道一念開悟,就有辦法破這個疑迷,若這樣你就接近智慧,一般的人雖然很聰明有知識,假若你沒有好學就變成什麼,變做自作聰明,對自己有害無益,你看聰明的人雖然說他頭腦很好,這個好在奸巧、不正之上。

知=智也

【本文】:力行近乎仁。

【意】:*呂純陽祖師:「力行」盡心行道之義,修行之人應力行度眾醒世,若求安閒而隱山林,美名乎道而不力行度眾,慈悲安在?亦求利養而創建寺廟引眾入迷,美名乎道而不力行醒世,仁心安在?故不力行仁道者,得法無益,創寺廟亦無益,若力行仁道,足以忘私,私心一除,大道則成,故子曰:力行近乎仁也。(你要盡心行道,修行的人你要有心渡眾,來開示迷痴的人,若你只是要安閒隱居深山洞內修行,名說你在行道,你沒出來渡眾,那你的慈悲在哪裡呢?或你只是求眾養而來蓋廟,引眾入迷,說得很好聽說我在行道,但是你沒踏出去醒世渡眾生,你的仁心在哪裡,你若不行真道,今日若讓你懂得那麼多的大道理都沒用,所以走仁這條道路一定要忘私,將私心拋棄,這樣大道就成了。)

【本文】:知恥近乎勇。

【意】:說一個人若知道羞恥真正意義,這樣你就接近勇(勇敢)。

*呂純陽祖師:當今之世,恥生活不如人者眾(羞恥生活不如人者非常多),恥學道不如人者寡(少),恥生活不如人則下流為儒,恥道不如人則上流為「勇」,能知恥真義依此修行,則近乎「勇」也。修成正果登仙作佛,有何難也哉。(我們不要學道不增進,不問人怕被人笑,這樣是下流,你若敢問不恥下問,這樣才是勇,這樣要做仙做佛有何困難)

註:恥,慚愧、羞愧。

論語例:巧言、令色、足恭。

呂純陽祖師:「巧言」者好其言語,能避人所忌者。→「花言巧語」。「令色」者善其顏色,面從而背毀也。→「笑面迎藏」。「足恭」者恭足人意,做不合於禮之事也。→「迎逢於人求己利」。

此三者皆可恥之事也。

【本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意】:孔子對魯哀公這樣說:他說我們若知道智、仁、勇這三樣,這樣我們就知道要如何修身,你知道要如何修好身,這樣你就知道要怎樣去治理別人,自己先修養好,才去管別人,不是自己沒有修養就要管人,你若知道要怎麼去治理別人,你才有辦法知道說要怎樣去治理天下國家。

【本文】: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

【意】:今天要來治理國家的事情,有九種一定的法則。

【本文】: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意】:這九種法則是什麼呢?第一是就是修身也,最要緊先將自己修養好。第二就是尊賢也,尊重賢人。第三就是親親也,親愛我們的親族,第四就是敬大臣也,要恭敬朝內大臣。第五是體群臣也,要體恤這些小臣。第六是子庶民也,愛惜百姓當成愛你自己的子女。第七是來百工也,要召來各種的工人去照顧他。第八是柔遠人也,要安撫遠方來的人民,外國來的人,以禮相待。第九是懷諸侯也,要感服各國的諸侯,對外國的首領,要去感服他們,讓他們可以來尊重我們的國家。

【本文】:修身則道立。

【意】:假若你今天可以修好自己,這樣你就可以確立我們人要怎麼樣做,因為你要修身一定要以身作則,若這樣百姓就會對我們效法、學我們的模樣。

【本文】:尊賢則不惑。

【意】:你若有辦法尊重賢人,我們自然就沒有那個疑惑,因為賢人會指導我們明路啊!所以做為一個首長的人,有辦法尊敬重視賢人,賢人他自然同心同德來幫助你。

【本文】: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

【意】:你身為一個首長,要親愛你的親族、叔伯、兄弟自然他就不會怨恨。

【本文】:敬大臣,則不眩。

【意】:你有辦法禮敬這些內閣的大臣,做事就不會迷亂。

【本文】: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

【意】:你若有辦法來體恤這些公教人員,這些公教人員得到首長的愛護,他自然而然就會報達國家,他就會盡忠報國。

【本文】:子庶民,則百姓勸。

【意】:你有辦法愛百姓就像自己的孩子,百姓就互相勉勵,就會愛護這個國家。

【本文】:來百工,則財用足。

【意】:你有辦法召集各種的工人,有辦法來體諒這些勞工,來建設各種的工業,這樣國家的財務自然就會富足。

【本文】:柔遠人,則四方歸之。

【意】:你有辦法安撫外方的人來,這樣四方的人都說這個國家很好,大家都移民來。

【本文】: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意】:你有辦法和各國的首長來溝通,天下的人自然就會尊敬、畏敬我們。

【本文】:「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

【意】:齊古字,今齋,齊明就是齋戒,要清淨,淨我們的內心,盛服就是要莊嚴衣冠,以嚴外身,不合禮法的不會輕舉妄動,這就是修身的方法啊。

【本文】: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

【意】:將搬弄是非愛說人家壞話的人趕快除掉他,要離開黃色(女色),看清這個財貨,看清這個金錢,尊重最可貴的道德,這就是要勸勉好人的方法。

【本文】: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

【意】:我們要念著先王,即文王的陰德,最高同族的爵位,加重同族的俸祿,同情同族的愛好和厭惡的心理,這個就是勸勉親愛親人的方法。

【本文】: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

【意】:說大臣是無法親自辦細小的事情,所以我們做大官可以派一些小官來協助他辦公,這是要來勸勉大臣留心來辦這個大事。

【本文】: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

【意】:說對這個較小的官吏,我們要真心誠意去任用他,多一點俸祿給他,這就是要來勸勉這些小官的人,讓他可以來感激這個君恩。

【本文】: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

【意】:說我們要教百姓服勞役,是要看時機,不要在農耕收之時,要利用空閒之時,如此可以減輕他們的負擔,並且薄收賦稅,這就是要獎勵百姓,讓大家知道國家的恩惠。

斂:稅賦

【本文】: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

【意】:說我們每日要詳細、要察看、月月要考試,讓這些做工的人得到相當的報酬,可以做的人要拿多一點錢給他,若不能做的就不行,這就是要考勉這百工(各行業)給於適當的獎勵,讓他們能與打拚。

【本文】: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

【意】:說我們要派人來歡送出國的人、迎接入境的人,而且鼓勵良善的人。對於智能較薄弱、頭腦不好的人,我們要加以憐憫,對於殘障的人要加以照顧,這就是要來安慰遠方來的方法,和一些好比說比較沒辦法的人,願意來歸我們的國家。

【本文】: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意】:繼承絕嗣的諸侯,譬如那個諸侯沒有子孫,那個諸侯死掉找了他的親戚,另外又替他立這個後代來頂替諸侯。幫助已經毀亡的國家,可以再來復興,而且替他平定禍亂,來扶持這個困難,朝聘要有一定的時間舉行,送去的禮要較多,別國送來的禮我們不要嫌薄,這就是互相往來的方法,也就是懷柔各諸侯的。

註:朝:諸侯見天子。聘,訪也。諸侯使大夫問於諸侯曰聘。

【本文】: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意】:總說一句話,要治理天下國家有這個修身、尊賢親親、敬大臣、體群臣、子庶民、來百工、柔遠人、懷諸侯這九種的典範,我們要來實行的只有真心不二,假使你若一樣沒有真誠的心,其他九種也是多餘的。

解:朱熹夫子:一者誠也,一有不誠則「九」者皆為虛文矣(一個人若說做,若沒有誠心,那麼再說其他的都是白說)。

【本文】: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ㄐㄧㄚˊ)

【意】:說大凡要做一件事情先要有誠心的預備,你有預備才會成功,你若沒有預備就會失敗,第一說話要有預備,就不會顛倒是非,所以說:言前定則不跲,這句話是要提醒我們人說話要想後果,所以沒用的話不要隨便開口。(跲:顛倒,豫:預備。)

【本文】:事前定,則不困。

【意】:說我們今天要做事情,要先有個預備,才不會發生困難的事情。

【本文】:行前定,則不疚。

【意】:說我們今天所做的行為,一切要做的事情,假使你有預備,後來你就不會後悔,一個人不做惡因,就不會有惡果。

【本文】:道前定,則不窮。

【意】:假使一個人要行道,你心裡就要有這個預備,要認清說,你所學的道是什麼。道有大道、有小道、有邪道,一個人若行大道才有辦法了脫生死,行小道是只有人天福報而已,若行邪道就下地獄了啊。

*修眞祿:「旁門」者不明自性,不明金丹大道,偶得小道,依通亦小術即以為唯一妙法,不二真傳,稱師立教,收徒傳法,不再追求上乘法門,而誤己誤人,蓋「旁門」雖不行邪道但未由正門而入,而從旁門進入,畢竟不能超凡入聖,固難免入六道輪迴也。

【本文】: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

【意】:我們人處在職位低小職員,假如你若沒有得到上級的信任,你就沒辦法管理百姓,如果你想要得到上級的信任,有一個辦法,就是什麼?就是要得到朋友的信任,你若沒辦法得到朋友的信任,就沒辦法得到上級的信任。

【本文】: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

【意】:說如果你今天想要得到朋友的信任要怎麼做?也是有一個好辦法,就是一個人若沒辦法孝順父母,這樣你就沒辦法得到朋友的信任,若是一個人沒辦法孝順父母,朋友會信任你的話,那也只是利用你,並非真正的信任你。

【本文】: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

【意】說你今天要孝順父母也有一定的方法,就是你要反省自己,你是不是有誠心誠意對待父母,假如你沒有誠心誠意來對待父母,這樣就不能說真正的孝順了。

【本文】: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意】:說如果你若想要誠實我們的身體,這也有一個辦法,你若不明白於善的真正意義,若這樣子,你就沒辦法讓我們這個身體得到這個誠實,當今之人皆說,若人正直就是誠實,這是不對。

【本文】: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意】:誠就是我們要修天道,一定要修的路徑,這個「誠」字也是要修人道必須修的路徑,有真誠的人,你不用勉強就有辦法達到天道,所以一個人你若沒有真誠勉強去修道,你也沒辦法達到天道的境界,你不必用心去想,自然你會獲得這個天道的真理,所以人假若說真正沒有真誠,你胡思亂想,你也沒辦法得到天道的真理。所以修這個從容的中道,達到天道就是聖人也,從容中道若以道家說叫做無為,佛家說無住心,假如你有辦法這樣來做,做到真誠的境界,你就有辦法達到人道,修道人道圓滿,你就有辦法做到執善固執(選擇好的正確的事去做,且堅持不變)。

王重陽祖師:莫以人心閒(音:間,意:摻雜)先天,若以人心閒先天,先天原不可得,將道心閒於先天,先天即在眼前,人心者乃一心,暗昧貪求之心也,道心者即天良發現之心也,天良既發現,先天不求即自得也。

辭海:從容:舉動也。

【本文】: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意】:博學之:道學無止盡,所以我們要廣大去學習,例:論語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解:「仁」者博施也,「蔽」者不分清楚、無明、遮蔽。

審問之:好學不恥下問。「審」推究也,「問」有所無明而求人解釋也。

慎思之:「慎」謹慎也,「思」要想,子曰:學而不思則罔(你學而不去領悟、不想、不體悟這樣也是迷惘)。

明辨之:易經乾卦,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

*修真祿:博學之以廣聚知識,審問之以解其疑,明辨之以辨是非,是非明矣,智慧則開。

篤行之:修真祿:道由行非由言,君子重行,小人重於言。※呂純陽祖師:道非讀書能得,非說法能得,非聞理能得,是自性、自悟、自行、自證而得。(例如我們道德會王希張居士問王善人說:我金剛經都不用看整本都知道,這樣有辦法得道嗎?王善人說:不能。我有辦法解釋整部的金剛經,這樣有辦法得道嗎?王善人說:沒辦法,那要如何才能得道?王善人說:你要照金剛經裡的道理去做這樣才能得道。所以呂純陽祖師說:道不是讀書就能得到,不是你讀好幾本經書就能得到或是你有辦法解釋就有辦法得道,並不是你全懂就可以,而是要照經的道理去行才能得道,所以才說自性、自悟、自行、自證而得,因此我們要信願行,仙佛說:我們要相信、要有願力,但是只有相信和願力是不夠的,還要腳踏出去行、去做才有效)

【本文】: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

【意】:說一個人你要學道,若不要學便罷,你若要學,你若沒達成目的絕對不行,好比一個人學道,你若半途而廢,這樣我們所學的就枉費了。

呂純陽祖師:「弗」不也,「措」廢置也,「有弗學」猶言「不學則已」也。

言君子之學,不學則已,學則必要其成,不可半途而廢,如佛家之精進。

【本文】: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意】:現在中庸說:假使我們道理不知,你若不問就罷,既然要問,就要問到知道為止。除非你不要想,假如你要想,你若沒想出道理,絕對不放棄,除非你不要分辨正邪是非曲直。你若要分辨一定要分辨到明白為止。除非你不要行,你若要行就要行到目的地,不到目的地,絕對不能放棄,一定要身體力行,達到修道的目的,絕對不能放棄這個道

【本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意】:說假如別人學一次就會了,我要學一百遍,假如別人學十遍會了,我要學一千遍,假如你用這個方法去學,雖然說你是很笨的人,你都會變做聰明,雖然你很軟弱的人,一定也會自強起來。

第廿一章

【本文】: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意】:朱熹夫子:「自」由也,德無不實,而明無不照者,聖人之德,所性(天性)而有者也。天道也,先明乎善而後能實其善者,賢人之學由教而入也,人道也。「誠」則無不明矣,「明」則可以至于誠矣。

呂純陽祖師:「自」由也,「誠」者天真無邪之義,「明」者明哲(明智深明事理)也。道誠德明,無不實者也,聖人自誠明,頓悟漸修,先天之道也,故曰「自誠明謂之性」也,吾人由欲明哲而受教,受教而後能實其「誠」者賢人也,賢人由教而入漸修而悟,後天之道也,故曰「自誠明謂之性」也,聖人頓悟而修「誠」則「明」矣,賢人漸修而悟「明」則可以達「誠」矣,故曰「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先天之道:聖人先得而後修,後天之道:賢人先修而後得。有的人天生是聖人,像六祖惠能聽到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看出本性這就是先得而後修。我們不是色界的人就要先修而後得,一定要用誠者、明者,一定要用真誠的心就能明白事理而看出本性。)

 

第廿二章

【本文】: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意】:他說只有天下至誠的人,因為他沒有人欲之私,才有辦法盡到自己的本性(自性自度)。

朱熹夫子:「天下至誠」謂聖人至德之實,天下莫能加也。「盡其性」者德無「不實」(滿也),故無人欲之私而天命之在我(天命之在本性也)。

呂純陽祖師:聖人見出自性,處事至誠,其道:天下不能及。其德:天下不能益(增加),惟有天欲,天下為公。無有人欲,唯道是親,行道察而行之,施德為之無不當(絕無做錯)故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人欲:言人之貪欲、私也。天欲:天下為公,公也正欲也。(聖人看出他的本性處事以至誠,他的道是天下跟不上,他的德性是天下無法再增加,他的心中只有天欲就是天下為公,無貪欲只有道在心中,行道是察而行,行德性絕無做錯)。

【本文】: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

【意】:說你有辦法盡到自己的本性,這樣你才有辦法度化他人盡到這個本性,假使你沒辦法捨己私欲,盡己的本性要怎麼去度人,你有辦法度化他人盡這個本性,才有辦法度化萬物盡到這個本性,假使你沒辦法盡到我們人的本性要怎麼盡萬物的本性。(例如:開車,常有人說你不知車性當然開得不順。或一個動物像馬戲團的訓練師知道牠的性,就有辦法讓動物乖乖的,你不知道牠的性,你就沒辦法讓牠乖乖的,所以同理,你要先知道自己的本性才有辦法去度人,你有辦法度才有辦法度天下萬物。)

朱熹夫子:人,物之性,亦我之性,但以所賦形氣不同而有異耳,有善於己,然後可以責人之善,無惡於己,然後可以正人之惡。性:人或物自然見有的本質、本能。

【本文】: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意】:一個人你若有辦法盡這個萬物的本性,這樣你就有辦法來贊助天地的化育,能夠贊助天地的化育就有辦法達到利人愛物,萬物一體,天地一家,就可以與天地為三稱為三才(天地人),三才並立,功圓果滿就能夠成仙成佛。

呂純陽祖師:「贊」猶助也,與天地參,謂配天與地而為三也(三才),吾若能先盡己性,教人盡性,教人盡性畢則能盡物之性,盡己、盡人、盡物皆畢,則可以助天地間萬物之化育也,「化育」者能使萬物自然生長之謂,則道德經所云:「天之道,利而不害(上天的道理對我們人有利益,對我們人絕對無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聖人的道理是和平的,不會和人爭奪)」也,若能如此,則吾人之性可以配天與地而為三,故曰: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第廿三章

【本文】:其次致曲。曲能有誠;

【意】:論語:「其次」指次於聖人一等之賢人。「曲」偏也,言那次一等的賢人,不能完全得著本性,就從明白道理入手專心去求得一半的性道,求到一半,雖然還是不完全的,但是用力去做,就能夠有了誠心。

呂純陽祖師:「其次」指次聖人一等之說則賢人也,「曲」謂惟一半而不完全之意,言賢人不如聖人盡其本性,若致力專心亦能達至誠而得中庸,故曰:「其次致曲,曲能有誠」也。(這就像有的人說:我的頭腦較遲鈍學不好,你不能說學不會,人家學一天,你就學三天。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孔子說:其次致曲就是說,你雖然無法達到像聖人一樣,你是降一級變成賢人,賢人時你若能有至誠之心,同樣你最後也能得到中庸之道。)

【本文】: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意】:論語集解:內心裡面有誠心,那麼外面則有表現,外面有了表現,那麼大家便都能夠看見你的誠心。大家能看見,那麼就能光明正大,那麼就能感動人心,能夠感動人心那麼就能叫人學好,能夠教人學好那麼就能化育萬物,這是極頂的功夫,能到這個地步是很不容易的,只此獨有天下頂誠心的人,才能夠做到化育萬物的地步

 

第廿四章

【本文】: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意】:一個人若修到至誠先天之道就有辦法預測知道未來的事情,國家快要興旺的時候一定有吉祥的預兆,國家若快要滅亡的時候一定就有一些不吉祥的、怪異的事情,來擾亂民心。

【本文】:見乎蓍(音ㄕ)龜,動乎四體。

【意】:「蓍」植物名屬菊科目,古時取莖為占卜之用。蓍千歲(活千歲)而三百莖(三百支骨)說我們人的命運顯現在這個蓍草和這個龜的卦象,我們人的行為表現在四肢這個舉止行動上(四體即四肢)。

說菀卷:卜祥者福之先者也,見祥而為不善,則福不生。卜殃者禍之先也,見殃而能為善,則禍不至。

【本文】: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意】:說一個人禍端和福氣,它快要來的時候到底是福,說善,善就是指福,若是福預先我們會知道,或是禍,不善就是禍,若是禍也預先會知道,所以要靠這個至誠,若至誠的人他就和神明一樣,他有辦法預測到過去未來,但是你要知道什麼叫至誠,至誠就是心空無一物。(所以有句話說:心誠則明。)

 

第廿五章

【本文】: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意】:說這個「誠」字並不是從外面來的,是要自己來造成的,而且這個道是自己要修的不是外面得來的。

朱熹夫子:言「誠」者,人之所以自成,而「道」人之所當自行(自修)也。(修道容易、修行難)。

呂純陽祖師:吾心是「道」,但世人著相外求尋道,終不能得,若悟「至誠」,「大道」不求自得。(你若能悟出至誠這兩個字的意思,大道你不用求自然就能得到。)

曹谷就正傳:呂祖問曰:聞子修養,所養何物?谷就對曰:其他無所為(別的我都不要),欲修大道耳(祇要修大道也)。呂祖曰:道何在?谷就指天曰:「天」。呂祖曰:天何在?谷就指心,呂祖曰:心即天,天即道,子直見本來面目矣。(這樣就證道了,就看出本性了)(八仙曹國舅,非國舅,誤傳,是宋朝人)。

【本文】: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意】:說一個人你若有誠,做一切事情都是有始有終,假使你若無誠一切事情都沒了,沒這個事物什麼事都沒辦法成功,所以修行也一樣要靠這個至誠,有這個至誠才會成道。(不是只有口說,當今的人都只出一張嘴,你若說他,他就說我做了多少又多少,你知道嗎?像釋迦佛祖的金剛經四句偈裡所說的:你做再多的佈施,還不如傳他的四句偈而已,做出來是要至誠,不是作表相)。

呂純陽祖師:「物」事也,真誠之人,做事有始有終,不誠則一切事皆虛空,無物可以成矣,故曰: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

【本文】:是故君子誠之為貴。

【意】:呂純陽祖師:「誠」者真心之顯露,是故君子貴誠棄偽,故曰:是故君子誠之為貴也。

【本文】: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意】:說這個誠不是完成自己就好了,假使若這樣就是小乘法(修自己而已),最高要達到我們自己成就,要再讓別人成就,這才是真正的大乘法,才是成仙、成聖的境界。

呂純陽祖師:「自成」者成己之德(成就自己的德性),則獨善其身也。「成物」者推己及人,則兼善天下也,至誠之人非唯「自成」須「自成成物」,故曰: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自成是修自私道並不值得大家的尊敬,我們一定要自己成就,也要別人成就,我們大家都是祖師爺和老母娘的徒弟,我們要大家都能成就,除非他就是說不聽,我們也沒辦法,像白板每期上課都有寫道修日期他就是不來,我也沒辦法。)

【本文】: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意】:「仁」同人也,「知」同智也,「人」人格也,「知」智慧也。

呂純陽祖師:「仁」同人,成己者,人格長存,故曰「成己仁也」,「知」同智,成物者智慧發揚,故曰「成物知也」。

【本文】: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意】:呂純陽祖師:「措」施布也(法施),「仁、知」皆吾性中固有(本來就有的),合心外、心內之道,外成物,內成己,既得於己,則施布於物(眾生),而施者皆得其宜,故曰:「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因時、因人、因地來法施)

 

第廿六章

【本文】: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

【意】:所以我們至誠的人無論獨善其身或者兼善天下,不管你是度自己或別人,都沒有那個休息的時間,因為不休不息來行這個至誠之道,自然他就會持久這個「誠」字。

【本文】: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

【意】:說你有辦法常存誠心就有辦法徵驗(經得起考驗)在外,因為在那個表面就看得出來了,你若一個人表現,若顯現出來外面就可以說悠遠無窮,就是說後代的人永遠就不會去忘記你的真誠,你有辦法悠遠無窮,自然你就有辦法積了廣博深厚的至誠,就是我們至誠的力量啊!可以廣博深厚流在世間。(所以一個人的修養若好,他的名聲是幾千年都能留住,像顏回他三十幾歲就死了,但是他至誠的心、他的名聲幾千年後大家都知道復聖顏回,你若沒至誠成物來幫助別人,只會利己,像歷史記載那些有錢人沒多久大家就忘記。)

【本文】:博厚則高明。

【意】:但是你今日有辦法達到博厚的至誠之後你就有辦法來發出高大的光明。說結這四句「久則徵、、、博厚則高明」呂祖詳解釋:「徵」徵驗也,吾心常存至誠,則其誠徵驗於外(事實憑據表現於外)誠既徵驗於外,則能悠遠於世(萬古流芳),悠遠於世,則廣大而厚,廣大而厚則高大光明,故曰:久則徵,徵者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也。

【本文】: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意】:呂純陽祖師:博厚配地所以負載萬物,高明配天所以覆蓋萬物,天地運行不息,所以成就萬物,故曰:「博厚、、高明、、悠久、、成物」也。解:廣大深厚像這個土地,他有辦法來覆蓋這個萬物,因為它用這個天地來譬如我們人的修養,我們人也一樣,我們人還有一個廣大深厚這個至誠的心,他才有辦法去度化眾生,假使你沒有這個至誠的心,亦等於邪命說法,因為你有那高大光明,就像那個天,它才有辦法來照徹萬物,悠久所以成物,天地長遠無窮,所以它才有辦法來成就這天下萬物,人亦一樣,要有至誠的心,才能永遠永遠渡化眾生。

【本文】: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彊。

【意】:因為這個博大深厚就像大地同樣,有辦法載萬物,這個高大的光明,可比好像這個青天有辦法照徹萬物,因為這個悠久無疆好比天地沒邊際、沒時間,所以才說道法廣大無邊,這句話有時候叫做佛法無邊。

呂純陽祖師:至誠博厚如地,高明如天,悠久似天地之無窮無盡,此言聖人之德,普及天下與天地同體,故曰:「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也。

【本文】:如此者,不見(同現)而章(同彰),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意】:一個人你已經達到博厚、高明、悠久這個境界,你所有內心至誠的功德,你自己不用表現,自然而然就顯明出來外面,這個至誠雖然是沒感覺什麼感動,但是會變化我們人的心,為了他有這個至誠,做事情就沒有這個拘束,一個人若走中庸之路,他就不會偏左、不會偏右、不偏相、不偏空,一定他的心就可以安然自在,順應自然,達到成功,例如:顏回不求外露,但死後世人尊敬為復聖,由此可知。(一個人的名字要流傳下來就是要有至誠的心。)

【本文】: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

【意】:所以我們天地的道理簡單拿一句「誠」字就包括一切道理,現在說「一」,就是一指我們的至誠的心。

朱熹夫子:「可一言而盡」,不過曰「誠」而已。

呂純陽祖師:「可一言而盡」者,言「至誠」而已矣。

【本文】: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意】:呂純陽祖師:天地待萬物「至誠」平等不二,所以其化生萬物不可測量,故曰: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此文非乃指天地,亦形容我們在世士、農、工、商皆以至誠之心行事,則其後果亦不可測量也。

【本文】: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意】:呂純陽祖師:此言地之「廣大深厚」、天之「高大光明」,及天地之「長遠無窮」,此以下(下文要說明的)復以天地明「至誠」無息之功用。

【本文】: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繫焉,萬物覆焉。

【意】:現在最先來說這個天,這個天不過是一顆一顆的星斗,這星斗一顆一顆來所累積,假使若說到它無窮的作用,日月和所有這些星斗都掛在這個天的上面,不會去讓它掉下來,這個地上的萬物都讓這個天將我們蓋住,等於就是說我們頭就是載天。

【本文】: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

【意】:現在接下來說這個地,這個地不過就是一把一把的土將它累積起來,若說到這個地的廣大和它的深厚有辦法來載負這個華山(五嶽),這個山嶽將它放在這個土地的上面,它不會感覺說很重,收容著所有的川河大海,它這個水也不會讓它流去,所有的萬物都是這個地來將它撐著。

【本文】: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

【意】:我們現在來說一座山,這個山不過像那個拳頭大的石頭,這樣一顆一顆累積過來,等到成為一座廣大山岳的時候,草樹生長在這山嶽之中,種種的鳥類、野獸種種,這些金、銀、銅、鐵、財寶都在這個山中裡面開發出來。

【本文】: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ㄩㄢˊ)(ㄊㄨㄛˊ)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

【意】:若說到這個水是一勺一勺的水所累積起來,等到成一個真正深度不可測量的大海的時候,這個鼋鼉、蛟龍,魚鱉都生在這個水的裡面,有價值的東西像那個珍珠、珊瑚等等寶貝都生在這個海洋的水中。

【本文】:詩云:「維天之命,於(音ㄨ)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

【意】:詩經有一句話這樣說:說只有天的道理,可以說真正非常的深遠,它的道永久都沒有間斷的時候,這就是說天它,所以會成為天的道理啊!

呂純陽祖師:「詩云」者詩經周頌維天之命篇句云也,「維」發語之意,「命」大道也,「於」音烏、歎辭,「穆」深遠之意,「已」止也。「不已」者無間斷之意。言詩云:維上天之道,其道深遠,天行健無間斷,故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也,天之所以為天者,其運行健而不已故,故云:蓋也,天之所以為天也。

【本文】: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

【意】:呂純陽祖師:「於乎」意同「嗚呼」感歎辭,云「純」者專一之義,言詩經又云:嗚呼,豈不明顯耶,文王之德如天之道,運行其德專一不二,不倦不已故曰:「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承接上文之詞,文王之所以為文,亦法天之道(效法天的道理)故其諡曰:「文」,故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也。(諡是指人死後依其德而封)。

 

第廿七章

【本文】: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

呂純陽祖師:「洋洋」充滿之意,「峻極」高大之意,「優優」者充足有餘也,「禮儀」大禮節也,「威儀」小禮節也,「三」謂數之多,故言「三百」,「三千」皆指其條目之多,並非指實數也,「其人」者指大德知禮之人也,子思感歎當下之人知「禮」者少,故曰待其人而後行。

【意】:喔!很大哦!聖人的道理充滿在天地的中間,發達長育萬物,它的偉大可以配天,真是充足有餘,而偉大至極,大禮節有三百,小禮節有三千,種種的禮節,必須等待大德性的人出來,才有辦法照著古聖賢的禮儀去做。

【本文】: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意】:所以如果你若不是很有德行的人,這個最高上乘這先天的大道,你就沒辦法成就了。

呂純陽祖師:「苟」如也,「至德」者,則老子所云上德也,「至道」者至至之道也,「凝」成就也,言「苟不至德之人」,至至之道是不能成就焉,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至至謂至極也)。

【本文】:故君子尊德行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意】:所以我們一個君子要尊重自己固有的德行,你自己若沒有這個德行要怎麼教人,要怎麼讓人口服心服,一方面說教一方面問道,才說道問學,要廣大而學,我們要致力這個道體的廣大,用心要研究精微的道理,因為這個道是學無止境,要學到最高的境界,一定要明白,經由不執相不執空的中庸之道。

呂純陽祖師:「尊」者恭敬奉持之意,曰:「德性」則上文所云「至德」也,「道」言也,「問」有所不知而求人解答也,「學」學習也,是故任導師者必恭敬奉持至誠之德性,「道、問、學」不可缺其一,故曰:「故君子尊德行而道問學」也,至道廣大而精微,故欲達光明之境,仍然經由「中庸」之道,故曰: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也。

【本文】: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意】:委們要溫習考究古聖賢的道理,你就要開悟出新的道理來,假使一個人學道理你只有一味研究古聖賢的道理,你不瞭解現在的時代,沒提出新的道理來,這樣來說你沒辦法去啟發人,而且要寬宏厚道,並且要有那個至誠之心崇向這個禮節。

【本文】: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

【意】:所以我們做人,你若是在上位的時候不能有驕傲的心,你要愛護這些下位的人,但是反過來你若是下位的人,你絕對不能有背叛上位的舉動,你要至誠奉公守法。

呂純陽祖師:「倍」與「背」同,背叛之意。言居上不驕為下不倍,若以國言之,孟子曾言:君之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腹心,故君子不驕而臣不倍,則興邦定國矣,若以邑言之,為官愛民如子,則民奉公守法,故官不驕而民不倍,則地方安寧矣,其餘亦如是。

【本文】: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

【意】:說國家假如有道的時候(此言國家乃指元首、領導者)我們就出來宣揚大道讓這個大道興起來。假如國家沒有道的時候,我們就嘴吧閉起來不要說,要自修自渡也有辦法來保佑我們的自身。

論語述而偏: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與耳有是夫。

呂純陽祖師:「用」者國家有道時也,「行」者施行其抱負也,「舍」同捨,國家無道時「藏」者,退而不與人爭之義,上列二者與老子所言「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之一同也。

【本文】: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

【意】:詩經曰:說已經明白最高的道理,我們就依順其自然來說就可以保得我們自身,詩經這句話就是指什麼?乃指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但是歷代修行人不能明白這個道理而且為道來殉道,犧牲生命也不少(例如子路)。

第廿八章

【本文】: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意】:呂純陽祖師:「愚」不智也,「自用」自作聰明之意,「賤」無位之義,「自專」自作主張也,「反」叛反、反叛之義,言:生於現今之世,若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反背固有道德,如此者,即災及其身也。

【本文】: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意】:所以我們若不是天子(皇帝)就不應該議論這個禮法合法或不合法,不可以來創新的禮法,給人遵守,不可以改造這個文字。現今的社會車走同一條路,寫的字都一樣,行為也同一樣這個義理,雖然你有這個天子的地位,假使你沒有聖人的德行,還是不敢改造這個禮法跟做這個禮樂,雖然有聖人德行,假如你沒有天子的地位,還是不敢改造這個禮法跟做禮樂。(PS:當今時代不同改做禮法、律法,皆不同於古時,故此文,呂純陽祖師不予詳解)。

禮樂:禮乃行為道德的規範,而樂能調和性情,移風易俗,二者皆可以教化人民、治理國家。

【本文】: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意】:孔子這樣說:我有辦法來說到夏朝的禮法,不過這個夏朝的後代,這個杞國已經沒充足證明他就是正確的夏禮,這個杞國是夏朝傳下來的,就是因為周武王來滅紂王之後,周武王是一個聖王,所以他就找到夏朝禹帝的後代,得到這個東樓公封他在杞這個地方,成了杞國,但因失傳,故不足以證明為夏朝。又說:我學到這個殷商的禮法,殷朝後代,宋國雖然存在,不過可惜只有前朝的遺規,因為被紂王所改,已經不合時代的應用。又說:我今天又來學這個周代的禮法,因為周公所訂的禮法就是周禮,正是現在所用的,雖然跟以前夏禮、殷禮有一點不同,不過周禮所說的,可以說符合時代、合乎這個禮教,所以我依從著現時的周禮,來實行著這個禮教。

 

第廿九章

【本文】: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

【意】:說統治天下有三種很重大的事情,亦即二十八章所說儀禮、制度、考文,今天想要做好,一定你要自己先修身才減少這個過失。

【本文】: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

【意】:說假使你若是在上位這個帝王家來說,就像這個夏朝、商朝兩朝的禮法,雖然很好,因為年代久遠,已經沒辦法考證,既然沒辦法考證,就沒辦法讓人相信,既然沒辦法讓人相信,百姓就不會去遵從他呀!就不會去重視這個夏禮、殷禮。

【本文】: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

【意】:說假使你若是在下位,但是你非上位帝王,雖然你精通禮法,但是你所說的百姓不遵從、不相信,不相信就不會服從,而依此禮法而行也。(PS:孔子因非帝王,所以他的學說在當時周朝並不受重視,直至漢朝時才能宣揚孔子學說,所以才有漢文之說法流傳至今,我們統稱中文為漢文。)PS:身格與人格不同,身格乃身份地位,人格乃修養,但當今的人乃重名利。

呂純陽祖師:世人認定德非珍,有勢有錢是上人,不信但看酒宴會,舉杯先敬官和紳。

【本文】: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

【意】:所以我們要統治天下的人,對於這個議論禮法、創新禮法、改造文字的事情,要首先根據本身的德性,之後才證驗看老百姓是不是有辦法來相信、來服從。

呂純陽祖師:此「君子」指統治者而言,其「道」即指議禮、制度、考文之事也。言統治者非徒以權勢治民,議禮、制度、考文等事,法宜寬,施行宜嚴,以身作則,使萬民信而從之,故曰:「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

【本文】: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

【意】:說假使你今天用著聖人的心和夏禹、商湯、周文王這三王來合這個道,再來考察這三代法制是不是有錯誤,我們人站在天地之間,不要去違背天地之道,你要質問鬼神的問題有辦法對答,讓人沒有這個疑惑,假使你若這樣做,一直到百世以後,聖人出來修道立教,假如他說的話不一樣,但是內容的道理一定也是一樣,不管你是後聖或前聖,你一定同樣的道理這樣來說,這個道就一點疑惑都沒有了。

呂純陽祖師:「三王」是指夏禹、商湯、周文王也,聖人非惟徵諸庶民,以聖心與三王合其道,考證其法制,則不謬(錯誤也)與天地合其德,無一毫之悖(亂、逆也)即以此心,對質問鬼神之形跡應對如流,使人無疑惑,若能如此,百世雖遠,至道不變,聖人出現,修道立教,詞雖異而理即同耳,所同者「心」也,後聖奉前聖之理亦無稍疑惑。

【本文】: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

【意】:說君子用這個正心來應對這個質問鬼神的行跡,讓人沒有疑惑,這樣就知道天道,就是說質問鬼神的問題你有辦法知道鬼神的神格,應對如流,讓人沒疑惑,這樣就知道天道,所以就說我們人有到百世以後,又有聖人出來,他就不會為這個問題來迷惑,這樣就是知道人,知道我們人的天性等於就是佛性,古今以前到現在都是一樣,可見我們人知道有佛性,先聖後聖都是一樣,假如後世的聖人若推翻這個理,這樣就不能說作天道至理。

呂純陽祖師:太上感應篇曰: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兇神已隨之,此與六祖壇經付囑品所言:「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一語同,是知萬法皆由「心」生,君子以正心應對質問鬼神之跡,使人無疑惑,是知「天」也,故曰「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經百世聖人出現,前聖後聖其心如而無惑,是知人之天性,古今無異故曰:「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

【本文】: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

【意】:說君子的人你若不動再來說,若動都可以給世世做天下共行的善道。

呂純陽祖師:是故盛德之君子,不動則已,動時必為天下之達道,故曰: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

達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朋友也,乃五倫。

【本文】:行而世為天下法。

【意】:呂純陽祖師:盛德之君子不行則已,行必為天下人所能法,「法」效也,則能作天下人之軌範,故曰:「行而世為天下法」。

【本文】:言而世為天下則。

【意】:呂純陽祖師:盛德之君子不言則已,若有言必為

天下之法度(規律),「則」猶「法」也,故曰:「言而

為天下則」也。

【本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

【意】:呂純陽祖師:由君子之盛德,道行天下,聲望遠布,人所仰慕,故曰:「遠之則有望」也,「望」者為人所仰也,若親近盛德君子受其德育,日蒙其化,則樂從而不厭:故曰:「近之則不厭」也。

【本文】:詩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一ˋ),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

【意】:呂純陽祖師:「惡」「射」兩字同義,無惡無射皆為無厭之義,「夙」「蚤」二字亦同義,早、晨也。引詩美盛德之君子曰:在外無人憎惡,在內亦無人憎惡,朝夕自修不懈,永保持名譽,故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一ˋ),庶幾夙夜,以永終譽」也,子思引詩至此而感歎之曰:「君子若不如此之盛德,焉能早有譽於天下者」。故曰:「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蚤:,早也。

在淨壇神咒裡有句:蚤法大法稿(急早學習效法仙佛)。

 

第卅章

【本文】: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意】:呂純陽祖師:「仲尼」:孔子之字也,曰:「祖述堯舜」者,遠則遵崇堯、舜之十六字心傳,而加以傳述也,曰:「憲章文武」者,「憲」法也,「章」闡明也,云近則守文王、武王之法,而加以闡明也。(孔子遵崇堯順的十六心傳而且來闡揚文王、武王的道)。

儒家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卻厥中」。

「人心惟危」:呂純陽祖師:「人心」者人之情欲,活染之妄心也。「危」者不安之義。人心感情用事,散亂不定,終日不安,故曰: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呂純陽祖師:「道心」者人之本性,「微」者無也,則無所住之心也。道心清淨圓明,無所住而生清淨心,故曰:「道心惟微」也。

「惟精惟一」:呂純陽祖師:「精」者明也,「一」者純一之心也,「惟精」以治昏沉,「惟一」則治散亂之人心也,攝情歸性,「危」者自安,「微」者清靜矣。簡而言之「惟精惟一」者言棄暗投明(改邪歸正)反動歸靜之功夫也。

「允執厥中」:呂純陽祖師:「允」者誠信無假之心,「執」者堅守之義,「厥」猶「其」也。

書經大禹謨篇曰:「允執厥中」論語作「允執其中」「中」者中正不偏之道。簡而言之:「允執厥中」者言「以誠信無假之心,堅守歸依中正不偏」即「中庸之道」也。

【本文】:上律天時,下襲水土。

【意】:一個人你上面要學什麼?要學天道自然的運行,下你就要學這個水和土地一定的道理。

朱熹夫子:「律天時」者法其自然(效法天道自然)之運,「襲水土」者因其一定之理也。

呂純陽祖師:「律」效法也,聖人上效法天道自然之運行,故道德經云:「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之道,無拘無束,有教無類,因時、因地、因人而說法,故曰:「上律天時」也,「襲者」合也,聖人下合(符合)水土一定之理,「水」有不爭之德,故道德經云: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又曰云:「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土」忍受一切穢,載萬物而平等,故華嚴經云:菩薩忍受一切惡,心平等如大地,故曰:「下襲水土」也。

【本文】: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ㄉㄠˋ)

【意】:孔子之行道好比像那個天地,無所不在、無所不覆,因為地在下,沒有一項東西說不載在其上,天在上,沒有一項說不覆在這個其下,所以我們今日傳道的人,一定要像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

【本文】: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

【意】:孔子之行道,又好像四季春夏秋冬輪流在運行,又再好比這個日月,從早到晚在互相交換這個光明,所以我們今天來修先天大道,為了道要像四季的輪流,為了眾生不休不息,如日月之普照大地,不分日月普利眾生。

【本文】:萬物並育而不相害。

【意】:天地生萬物,同時來生長,但是彼此呢?他不會互相去殘殺傷害。

【本文】:道並行而不相悖。

【意】:他說聖人之道和前句萬物並育而不相害一樣。萬教一起行道彼此互相不會去違背,等於說各教門不會互相來爭論。

道德經: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作為也)而不爭(爭論也)。

呂純陽祖師:「先天道」可論而不可爭,故其道並行而不相悖也。

【本文】: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

【意】:小德即小乘的法門,這個所修的福德好比溪溝一樣千支萬派到處都是。若大德就是大乘法門所修的功德。好比像天地一樣,在渡化眾生有教無類,有辦法達到無窮無盡,這個就是天地所以偉大的道理,聖人之德行就和天地同一樣啊!

 

第卅一章

【本文】: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

【意】:說只有天下至高最上的聖人,才有辦法具備著聰明睿知,像這個聰明睿智的聖人,才有辦法居在上面,來臨下面,督導世間人要怎樣去修養。

呂純陽祖師:「至聖」者聖人達於至高無上境界之位也,「聰」者無不通徹其理,身之所聞,能辨別是非,故曰「聰」。「明」者無不察照其微,目之所見,能辨清真偽,故曰:「明」。「睿」者於天下之理思慮貫徹,而無所不通,故曰「睿」。「知」者於天下之事,分辨明悉,而無所不知故曰「知」。言唯天下至高無上之聖人,耳能辨別是非,目能辨清真偽,天下之理,無所不通,天下之事,無所不知,足以居上而臨下,督導世人而有餘,故曰:「惟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

【本文】: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

【意】:說假如一個寬裕溫柔的人,很有辦法足足容納萬法,就像大海有辦法收容百川,那個水同樣,那麼、這樣像這種的人,他的度量寬大,足足有辦法容納萬法,現在說萬法,這個法就是法塵,等於就是有辦法容納一切的人。

呂純陽祖師:「寬」者心地寬宏,無人無我也。「裕」者純任自然,毫無急迫之意。「溫」者溫和至善,真實無妄之義。「柔」者安樂自然,絕無暴厲之謂。「容」者容納也,寬裕溫柔之人,能容納萬法,似大海之容納百川之水也,故曰:「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

【本文】: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

【意】:呂純陽祖師:「發」者發揚光大,發皆中(不偏差,中正也)節也,「強」者精進無倦,自強不息之意,「剛」者志向堅定,至大至剛之義,「毅」者信心不退,勇往直前之義,「執」者猶「決斷」也,發強剛毅之人,有決斷之力量,其力量足以擔任大事而不惑也,故曰:「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

【本文】: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

【意】:說齊莊中正的人,足足有辦法讓人對他恭敬。

呂純陽祖師:「齊」同齋,心純一無雜念也。「莊」者莊而端肅,心無跛(偏倚一方)倚。「中」者中而不偏,心無私欲之意。「正」者正而不邪,心無邪念之義,齊莊中正之人,足夠使人恭敬而有餘,故曰:「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

【本文】: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

【意】:一個人若是文理密察的人,他有辦法辨別是非曲直。

呂純陽祖師:「文」者文章學問深淵廣博之意。「理」者明悉正理絕不闇昧之義。「密」者精緻入微,決不疏漏也。「察」者分析極精,明察秋毫之謂。「別」者辨別判明之謂,能識「文理密察」之人,足以知辨別是非、能判明曲直,故曰:「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

【本文】:溥(ㄆㄨˇ)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ㄩㄝˋ)

【意】:說聖人他有具備著聰明睿智、寬裕溫柔、發強剛毅、齊莊中正、文理密察等這五種的德性、行,存在他的心內,好比很大很深有源的泉水,時時流出來水,聖人的德行廣大好比就像天,他的智慧深遠,沒有辦法去測量,好像深潭一樣,他所表現在外,人民沒有一個說不尊敬他的,他所說的言論,人民沒有一個不信服他的,他所做的行為,人民沒有一個不歡迎和高興的。

呂純陽祖師:「溥博」廣大之意,「淵泉」者上句解為深泉,後句解為思慮深遠,「見」音現同現,「說」音悅、同悅。聖人具備「聰明睿知、寬裕溫柔、發強剛毅、齊莊中正、文理密察」等五種德行,普遍而廣大,深而似有源之泉,時時在儀容、言行之間流露而出,其德行如天,廣大無比,其思慮如淵,難以測量,其表現人民無不恭敬,其言論人民無不信服,其所為人民無不喜悅焉。故曰:「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也」。

【本文】: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

【意】:所以我們聖人的名聲,充滿著我們全中國,而且傳佈到中國四方沒有開化的國家一切所有的民族,假如船、車跑得到的地方,還是由我們人力用走會到的地方,還是天所看得到的,有人所住的地方,還是日月的光有辦法照得到的地方,這霜霧有辦法降得到的地方,總說一句,全地球上,假如若有血氣的人、有人性的人,沒有說一個人不去尊重這個聖人,還是沒說一個人不去親近聖人,就是說假如若有人性的人,大家都會尊重親近聖人,所以才說聖人的德性可以跟天地相配。

呂純陽祖師:「中國」指當時之周,「施」音異,意延及,

「蠻貊」未開發民族,指南方之種族,「隊」同墜、落也。(四方落後民族,未開發民族:東方:東夷。南方:南蠻。西方:西戎,北方:北狄)。

 

第卅二章

【本文】: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

【意】:只有天下至誠的人,等於就是天下有見性的人。他才有辦法像治絲ㄧ樣,一條一條將天下的大乘經,這個修天性的道治理修命,確定天下之大道中庸。

呂純陽祖師:「經綸」者治絲(整理絲)之事,引申為治理天下之事,「經」者聖人所述之書,而云修外依他力而修者曰「小經」,修內依自力而修者曰「大經」者,故云「大經」者,修「天性」之謂,中庸首章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此天下之大經也,云「大本」者指「中庸」之道,惟天下至誠之人,為能率性而行,確立中庸之道,故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也。

【本文】: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意】:說你若見性的人,你知道天地之變化,萬物生育的理,他那有什麼特別來依靠神或靠佛才來成功,只有依靠著自己至誠的心去做就是了,不過當今修行人都要依神靠佛來修行,如此不能成大道。

六祖壇經:惠能云:「自性自度,名為真度」,迷時師度,悟(開悟)自度。

佛學大辭典:佛道有二力自己所修之善根為「自力」(就是自己自修自度),佛之本願力所加持被力為「他力」(就是求神拜佛、望仙佛開智慧或助你的元神等)。

【本文】:肫(ㄓㄨㄣ)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意】:說見性的人,態度是至誠至懇,表現他的仁心,心境深靜就好像深潭的水同一般,心胸寬大就像天,有辦法容納一切。如果不是他有這個充實的聰明達到聖人的智慧通曉天生本來的天性這個人。什麼人知道他中庸的道理做到這層的功夫(就是說那一個知道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這個道理)。

呂純陽祖師:「見性之人、至誠至懇、表其仁心」,故曰:「肫肫其仁」,心境深靜相似深淵,故曰:「淵淵其淵」,心胸廣大相似昊天,故曰「浩浩其天」,「苟」猶「若」也,曰「苟不固」者云「若不充實」之謂。見性之人若不充實,聰明聖知而達天德者,誰能知中庸之理焉?故曰:「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也。

 

第卅三章

【本文】:詩曰:「衣錦尚絅(ㄐㄩㄥˇ,惡其文之著(ㄓˋ)也。」

【意】:詩曰:詩就是指詩經。詩經一句話,說裡面穿著這個高貴彩色的彩衣,外面再加一件粗布衣,子思讀到這篇的詩文,感歎這樣說,說就是嫌這個綢緞的文采太顯著。呂純陽祖師:「衣」讀去聲音「意」穿著也。「錦」鮮明華麗之衣也。「尚」加也。「絅」單衣也,詩經曰:內衣錦衣外加單衣(粗布衣),子思讀詩感歎曰:「惡其錦衣之文彩太顯著於外也」其詩意妙矣。子思之歎言深矣,此善喻也,言:修行之人當守內心之美,如「衣錦」於內,棄外形之錦繡(就是說我們一個修行人要修內在心境的華麗尊貴,而不是外面的表現,反之就是說你心內境不好,而只是外表穿得非常的高貴是無效的),似「尚絅」於外,乃惡其文彩太顯著於外,故曰:「衣錦尚絅」惡其文之著也。(當今道中很多人都是注重外表表相)

愣嚴經:貪心不除,塵不可出(絕不可能離世脫生死),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貪,必落邪道。一個修行人內才才是重要,外表華麗而內心不正,存貪則無法成道。

【本文】: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ㄉㄧˋ)然而日亡。

【意】:君子之人在行這個中庸的道,他所做是大道大德,所以老子在道德經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在這個表面上,他是沒有現出那個文采,但是他的美在這個內心一久,自然一日一日他那個德就會顯明在這個表面。若小人他是反中庸的道,所以他所做的是小道下德,好比像道德經所說:「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也」,小人在表面上是做得很好看,他的美漂亮表在外面,但是他沒有內在的美德,一久自然就一日一日消失著這個德行,變成一個小道下德。

呂純陽祖師:曰:「君子之道」者指「中庸之道」也,「闇然」隱晦不顯露之意,「章」顯明之意,「日章」者言日久自然顯露其明之謂也,「小人之道」者云反「中庸」之謂,「的」明也,「的」與「章」同義,「的然」者顯明其才華之意,「亡」消失之義,「日亡」者言日久自然消失其明之謂也,夫君子行中庸之道,闇然潛修無跡可見,而其大道上德日久自然顯露其明也,小人反中庸之道則非然,恐人不知其才華,凡事明顯表現於外,以欲人知,而其小道下德,日久自然消失其明也,故曰:「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亡也」。

【本文】:君子之道,淡而不厭。

【意】:君子之中道,看起來好像很清淡,但是不會惹人討厭。

呂純陽祖師:「淡」薄味也,「厭」厭氣也,君子中庸之道,身雖淡而心不厭也,故孔子曾云: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之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小人反是,故曰:君子之道,淡而不厭也。

【本文】:簡而文。

【意】:呂純陽祖師:「簡」者簡易之義,「文」者易之相對語,易繫辭曰:「物相雜故曰文」意指中庸之道,看之易而行之難,何故?相雜故也,世人各說其理,各行其道,亦行之過之(著空),亦行之不及(著相)。故孟子曾曰:「孔子不得中庸而與之」是知世人欲學「中庸」易,而欲行「中庸」之道則難也,故曰「簡而文」也。

【本文】:溫而理。

【意】:呂純陽祖師:「溫」者溫和也,「理」者道義也,君子為人,待人溫和,故孔子曾言曰:「君子和而不同」和則溫,而不同則「理」也。又曰:「君子群而不黨,群則溫和,不黨則惟理是從」故曰:溫而理。

【本文】:知遠之近。

【意】:呂純陽祖師:欲學道者,須知遠處乃由近處為起點,故大學云:「心正身修,國治天下平」「心正身修」近也,「國治天下平」遠也。

論語云:「未知生,焉知死」,「生」者近也,「死」者遠也。

六祖壇經云:「不行善心者,西方路遙難達」,「善心」近也,「西方」遠也。

老子云:「高以下為基」,言「下」者近也,言「高」者遠也,三教理論同一理,可笑世人修道不求近而求遠,人人皆欲靠他力,妄想一步登天,故老子云:「跂(墊高腳尖會站不穩)者不立」一語做為警醒世人。

【本文】:知風之自。

【意】:呂純陽祖師:「風」教化也,「自」己也,學道之目的,先度己而後度人,己不能度焉能度人耶?

大學云:「身不修而能教人者,無之(世間無此事)」。

老子云:「不言之教」。

佛治身經云:若欲教人者,先須教自己,以上三教理論,皆「中庸」所言之,「知風之自」同一理也。(經師之教人:為言不行,是「唯言之教」也。明師之教:有道有德,以身做天下範,先教己後教人,是名「不言之教」)。

【本文】: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意】:呂純陽祖師:「微」者隱行之義,「顯」者顯聞之義。今人行善多不知微處下手,皆揚己善為榮。

老子云:「行善無轍跡」(所行的善事不留痕跡,說是你做的)此與佛家無住佈施義同。

金剛經妙行無住分第四云: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大學云:「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云「心不在」,亦「無住」義也,儒道釋三教同理,中庸所云「微」字亦「無住」義,孔子、老子、釋迦三聖皆知「知微之顯」而入上德之境,雖經無數之世,世人尊其亦聖、亦仙、亦佛矣,此非知其微而顯聞於後世,而以於上德之境者乎?故曰:「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本文】: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

【意】:「潛」深也,「昭」明而易見也,言魚游在水中,雖伏甚深,仍明澈可見也,此以魚自比,人之ㄧ念之差,禍將及身,若魚之必遭網羅也。(例如:城隍廟,廟聯:我目弌觀便知爾心裡,汝口干言莫掩神鏡中)。

呂純陽祖師: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者「潛」深也,「伏」藏也,「孔」甚也,「昭」明見也,言魚雖深藏不見但魚之眼仍然明晰而見,此句以魚自比也,猶如人之ㄧ念,雖深藏於心,不易看出,而天眼仍然明晰可見也。(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人間細語,天聞若雷)。

【本文】: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意】:所以君子只求我們內心的反省,我們心中沒有一個虧心的病,自己問心無愧,君子所以可以讓別人比不上,就是在別人所看不到的地方,他還有自己謹慎來檢束。

呂純陽祖師:「內省」者內心反省也,「疚」音救、病也,「不疚」者云內心無病之謂也,「無惡於志」猶言「無愧於心」也,云君子惟求內省無愧於心,是故人不能比較君子者,君子謹獨於事也。

【本文】: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

【意】:詩經又說:看你獨處在自己的家裡面,雖然在我們人沒看到的地方,也不可以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做出虧心的事情。

詩精大雅抑篇通釋:「相在爾室」「相」視也,視在爾室,言視你獨處自己之室內「尚不愧於屋漏」,「屋漏」屋之西北隅幽暗之處,意中有神在暗中察之,謂獨處做事雖無人見之,而不愧於天地也。

呂純陽祖師:「相」視也,「爾」汝也,「相在爾室」言視汝獨處於自室之中,「屋漏」室內廁所漏隱之處,非人所居,「尚不愧於屋漏」者言意中有神明在暗中察之,謂獨處做事,雖在屋漏之處無人見之,而不愧於良心也。(西北隅:東屬陽、西屬陰、南屬陽、北屬陰,謂陰暗處即廁所也,此文之神明非供奉之神,乃自心之神即心神)。

【本文】: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

【意】:一個人你若不愧屋漏的君子,不用做有形有相的事情人人都會去尊重你,不用說好聽的話,你言出必行人人都會相信他的話,此乃教人做人以身作則。

【本文】: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

【意】:詩經曰:神的降臨沒有這個聲音跟語言,但是這個時候人人都肅敬無所爭論。詩經注解:「奏假無言,時靡有爭」此詩經之商頌烈祖篇句,「奏」進也,「假」至也、臨也,「靡有」無有也,言神明之降臨雖無言語,但人受其感化肅敬而無所競爭也。

呂純陽祖師:「奏」進也,「假」音格,至也、臨也,「靡」無也,「靡有」即無有之意,云:神之降臨時,雖無言語,人受其威嚴而無所爭也,故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也。

【本文】: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勤,不怒而民威於趺(ㄈㄨ,同斧)(ㄩㄝˋ,大斧)

【意】:辭海:趺同鈇,鈇鉞:古時軍人要殺人所用的武器。所以我們君子在感化世間人,不用為他褒獎,但是人人就會奮勉來修,不用來生氣,人人都畏懼,不用拿刀槍來嚇驚,人人都會怕他的。

【本文】: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

【意】:呂純陽祖師:「不顯惟德」者與老子所言「上德不德」之義同,「辟」音碧、諸侯也,諸侯分治天下,故名「百辟」亦言為一切領袖,「刑」同型、典型也,言君子不顯露其德相,惟以「上德」化人,天下諸侯取其典型而效法之,故詩云:「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

辭海:辟音碧,君也、諸侯也,「刑」今通型。

【本文】: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意】:所以君子這個有地位的人,他要誠心誠意來做,天下自然就會太平了。

呂純陽祖師:「君子」指有地位之人,心存至誠曰「篤」,貌現至誠曰「恭」,故君子「不顯惟德,以篤恭待人,以明德化人,則天下太平矣」,故曰:「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也。

【本文】:詩曰:「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

【意】:詩經又這樣說:說我懷著明德來感化世間人,絕對不要用花言巧語,或是說這個大聲話,說靈感顯化的話,也不要用種種形色色的花樣來迷惑世間人。

呂純陽祖師:「予」我也,「明德」者光明之德性,則人之天性,「色」者宗教儀式,云有德之人引導眾生,不大聲用「色」惑其入迷,故曰:「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此詩經大雅篇句也。

【本文】: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

【意】:孔子說假使這個聲或者用這個色來化民,現在說色乃是說用色相去化民,也就是說用那個靈感顯化來感化世間人,這不是根本之道,「末」就不是根本之意。孔子所言與佛家四句偈相同之處。

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王日休居士:「我」為真我,乃佛性(自性),此「如來」亦謂真性之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者「真性佛」無形無相,故不可行色見,亦不可以音聲求,是人所行者「邪道」也。「真性」乃正,故非「邪」也,「形色音聲」則為「邪」耳,故以「形色音聲」求「佛」則是所行者「邪道」,起可以見正覺常住之「真性佛」哉,故曰:「不能見如來」,「如來」者即所謂「真我」也,即所謂「性佛」也。

陳雄居士(唐):「我」者我之自性也。「法身如來」即我性法身如來即是我之佛性。是視之不見,以色取相不可也,聽之不聞,以音聲求不可也。

華嚴經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又云:「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見佛」即性而修(以無所住心來修行)則「如來」得之於「方寸」之間矣。

辭海:方寸即人之心也。

道濟禪師:「色」者如莊嚴佛像之類,「聲」者如歌揚梵讀之類(唸佛唸經念咒等類),此二者(色聲)是執於色身見佛搶了正路、向外馳求即是「邪道」,決不能見如來本來面目也。

佛學大辭典:道濟禪師宋天台人,名「道濟」李氏子,就「靈隱寺」剃度,狂酒嗜肉,人稱「濟顛」居「淨慈寺」。

惠能六組:「色」者相也(如種種宗教儀式等),「我」者一切眾生身中「自性清淨心」無為無相之真常之體(無為無相之佛性)不可高聲念佛而得成就。若以「色聲」求之,不可見也,是知於「色」中觀佛,「聲」中求佛,心有生滅(妄念),不悟如來矣,如來者本性也。

呂純陽祖師:「色」者種種宗教儀式,「聲」者如念佛、念經祈求等聲,「我」者真我也即自性之佛,「邪道」者指心外求佛之道,「正道」與「邪道」相對,故「正道」者「不以色見我,不以聲求我」則求自心佛之道也,所謂「是人行正道,即能見如來」也,云「如來」者、乘「如」之佛性,「來」成正覺,故名「如來」也。

辭海:「乘」守也,

佛學大辭典:「如」為諸法之性故名法性。

佛學大辭典:「法性」異名,大乘止觀有七名:自性清淨心、真如、佛性、法身、法界、法性、如來藏。

佛學大辭典:「如來」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故名「如來」是真身如來(佛性)也。

【本文】:詩云:「德輶(一ㄡˊ,輕)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意】:詩經有一句話這樣說:說我們今天道德要感化世間人,你要將他看做,輕得好像一根的頭髮,不過這個頭髮雖然一根很輕,還有一個東西可以比較,所以詩經又有一句這樣說:說上天來行這個四時化育萬物是無聲也無氣味,這才是真正行最高無上的境界,所以今天我們一個傳道者在傳道不可以想要求福報,一定要有無住的心,任勞任怨去行。

呂純陽祖師:「聲」者言教也,「色」者種種宗教儀式也,「末」者對「本」而言,化民以身教為本,若以聲色化民即為末,故子曰:聲色之於化民末也。「輶」輕也。詩經云:道德之感化不著痕跡,其輕似毛,故孔子引詩經云:「德輶如毛」「毛猶有倫」者,「倫」比也,孔子曰:「毛」猶有可比者,不若詩經云,上天之化育萬物無聲音、無氣味者,故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此則達於無上最高境界,修行若如此,證聖、證果有何難也,故孔子感嘆之曰:「至矣」也。

修真錄:「達摩」西來一字「無」,「無」者先天也,孔子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老子曰:「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釋迦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清淨心)」,儒道釋三家先天唯言一字「無」而已矣。

道德經六十四章: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呂純陽祖師:「欲不欲」上字「欲」指「天欲」,下字「欲」指「人欲」,天欲不可無,人欲不可有,云「天欲」者公也、克己也,云:「人欲」者私也、利己也,「欲」字雖一,用處不同,其義則異,世之貴利賤德,日夜追逐聲色,奇器珍禽異獸皆是難得之貨,人人見之,則想得之,止欲之要惟施聖教,故「小私寡欲、漸至於無、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之物、使心不亂」故曰:「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也。

金剛經莊嚴淨土分第十:應如是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光大辭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為金剛般若經中之名句又稱「無所住心」意即不論處於何境,此心皆能無所執著,而自然生起清淨心,心若有所執著,猶如生根不動,則無法有效掌握一切,故無論何處心都不可存有絲毫執著,才能隨時任運自在。

頓悟入道要門論:不住一切處者,不住善惡有無,內外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處,只箇不住一切處,即是住處也。得如是者即名「無住心」,「無住心」者是「佛心」。

大學傳七章: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也。

呂純陽祖師:「心不在焉」者猶佛家所云:「無所住心」之謂,「不」與「無」字之義同,「在」與「住」字之義亦同,「心不在焉」則心不住於六塵,「眼」見「色」而心不在焉,故曰:「視而不見」,「耳」聞「聲」而心不在焉,故曰:「聽而不聞」,「舌」嚐「味」而心不在焉,故曰:「食而不知其味」修身之道,惟如此而已矣,故曰:「修身在正其心」也。

 

中庸】註解就此結束,僅供參考,敬請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埔心鄉懿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