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註解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

子程子曰:上面字子是朱熹夫子,因為這本中庸是朱熹夫子把它編入四書,以前我們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本書都是獨立的,到了朱熹夫子以後他說我們中國儒家有五個聖人,就是「至聖」孔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亞聖」孟子、這四個聖人他們有著四本的書,唯獨顏回就是復聖他沒有著書,所以當時朱熹夫子才將孔子的言論,這個論語以及宗聖曾子所說的這個大學,以及子思所說的這個中庸以及孟子所說的這個孟子,這四本書把它合一才叫做四書,所以這個四書到宋朝最為盛大,儒家的學者很多,這個程子是比朱熹夫子還早,程子真正對儒家很了解。朱熹夫子引程子所說的話叫子程子曰,他說不偏左、不偏右這個叫做中,至理永久不會改變這個叫做庸

呂純陽祖師:先天大道不偏不著(固執),三車(上乘、中乘、下乘法)並行,若云己是、人非(我的道理是對的,別人是錯誤的)則偏而不中,又者著相著空,亦偏而不中矣,故中者純任自然,無為之法也。先天之至理雖經萬年永久不改不變,若有所改變則非先天至理,如道德經、六祖壇經、易經、金剛經等皆不易之道,中庸亦如是,故庸者常住之道也。

儒門五門:至聖是孔子:公元前551~479,享年73歲。復聖是顏回:公元前513~482,享年32歲。宗聖是曾子:公元前505~?,享年不詳。述聖是子思:公元前492~431,享年62歲。亞聖是孟子:公元前372~289,享年84歲。

易經五祖:1.伏羲2.黃帝3.文王4.周公5.孔子。

現在就分段解釋,這解釋是李道長問他的師父呂純陽祖師。我們台灣修道最有權威的人,現在就屬李道長,他可修道出陽神,眼睛一閉就跑到無極天見呂純陽祖師,這是我們的目標。為什麼他有這種程度呢?他五十幾年來說道、談道都不讓師兄弟佈施ㄧ毛錢,他說:我兒子會賺錢,不用他人佈施,如果讓你們佈施,我會生貪念,所以才能得到真傳,他是談道不談錢。

 

第一章

【本文】:天命之謂性:

【意】:上天給我們的這個命叫做本性

朱熹夫子:天命謂天所命生人者也。上天命令我們做人,這就是天命,就是我們的性。無天命者為畜牲也,所以現在凡世間的人很多遊道者都說:某某人你天命很重,你不做會死、、、,其實會吃飯的都有天命,這中庸說的明明白白的,沒天命的都是畜牲,所以每個人都有天命,上天給予我們這條命就是天命。

王善人:性和天命合,道義就是天命。

讀經示要:天命者本體具萬善至美者。

禮記樂記篇:人生而靜,天之性也(人生出來是寂靜的,就是天之本性),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人的靈性是靜的,或許你會懷疑為什麼剛出生的小孩會哇哇哭,因為嬰兒是靜的生出來後接觸到物就哇哇哭)。

新唯識論:夫「天命」者,以其無聲無臭(無聲音無氣味)而為吾人與萬物所同具之本體。

呂純陽祖師:上天所給予者「天命」是謂本性=吾人之靈魂也。從地氣所稟者曰「稟命」是謂習性=吾人之覺魂也。由父精母血所結者曰生命是謂秉性=吾人之生魂也。

【本文】:率性之謂道:

【意】:率性就是照我們的本性這條路去走,這就是道。

朱熹夫子:率是循也、道也、路也。辭海:率循也、「循」順也。

呂純陽祖師:上智之人(就是至高智慧的人)不受後天純惡秉性(固執性)染污,能依順天性而行,是謂回歸上天之道,故曰「率」性之謂「道」,若不率性而行則難回上天也。(就是說你一定要照率性來走才能回天庭。)

【本文】:修道之謂教。

【意】:我們今天要來修這個率性之道這就叫做教化。

呂純陽祖師:上天所賦予人之至善天性受後天之純惡秉性所染污,習性為物欲所誘,為情思所牽,只重物質享受,不知回歸上天之道。聖人得天之道,体天之心來創立教門。(教:教之、修之、明之),讓人人咸能化(感化消滅)其私慾,走向率性之道,故曰修道之謂教。

【本文】: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意】:他說現在率性的道一會兒的時間也不能離開我們人的身和心,你若有辦法來離開我們的身體的這個道,這樣就不是率性之道了。(所以我們的心就是道,常常解釋詩時說:佛在那裡?佛在你心,道在哪裡在你心,你的心就是道,怎麼有可能離開你呢?)

呂純陽祖師:佛本在衷(內心)何處求,凡夫學道(一般人學道)望天庥(保佑),菩提(就是道)只向內心覓,作聖作仙勿外修,率性而行達彼岸,須臾(一時)離道奈何(地獄)遊,世人若識此中理,棄假(放棄假相、不該有的)尋真(真理)逆水流(逆世俗)。(世間的人要追求有形相的,我們不要去,我們一定要知道道在我們的心中)。

六祖壇經:離道「別覓道」(不用再到外面找道),終身不見道,自若無道心,闇行(一生)不見道。(譬如入道不深時,若說的太高深的道理時,你會產生懷疑說:你說的和別人不一樣,別人說念阿彌陀佛就能往西方,不害人就能往天庭,所以你要有堅定的心志,你才聽得進去,不然釋迦佛祖當初在說泛華經時有兩萬多弟子在聽,說到真正的真理時跑得剩下十幾人,所以我們要知道修道也真困難,也很容易,是要看你的心)。

【本文】: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首先解釋「慎其獨」之意:

大學:所謂誠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朱熹夫子:慎獨者,慎其獨居之所為

【意】:所以修行人自己要謹慎在眾人所看不到的地方,再加一層要自己不管什麼時候要注意別人聽不到的地方,因為你若愈隱暗的地方,就容易被人發現,你愈仔細計畫的事情,人家會愈明顯知道,所以我們修行人要特別謹慎自己一個人在計畫事情的時候。(你不要認為自己在房裡做什麼沒人知道)。

呂純陽祖師:看不見、聽不到、無跡象、無聲响而一念之動,人(只外人)雖不見不聞,而己已知己之性即天知之,故君子不以為隱微而忽視之

昔時賢文: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人間細語,天聞若雷。(你在黑暗處作虧心事,神的眼睛如閃電看得一清二楚,人間說的話非常的小聲,在天上聽起來就像雷公聲)。

漢書:欲人不見,莫若勿為,欲人不聞,莫若勿言。(你不想讓人看見就不要做,不要讓人聽見就不要說。)

【本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意】:喜就是歡喜,怒就是忿怒,哀就是悲哀,樂就是快樂,這四種的情感我們還沒發出,也就是一點都不偏的本性這叫做中,你發出之後如果是有適合,沒有偏斜,雖然你高興發出、生氣發出,但是你沒有讓他偏斜這叫做和。(有時候你會想已經發出了怎麼叫做和,譬如他以正理真理來忠言逆耳對你說,雖然他非常的大聲說,人好像很生氣但是他不偏私自己,是以正理而走,這就是和,這裡就說的明明白白,你不要說:他說的那麼大聲怎麼是和,他大聲卻不偏斜、沒偏往歪理,這就是和)。

程子:「中」也者,言寂然不動者也,「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他說出的話都能讓人接受,這就是和)。

【本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意】:他說「中」是什麼?就是天下萬物的本性,那麼和呢?「和」就是天下間人共同要走的路。

朱熹:「大本」者,天命之性,「達道」者,循性之謂也,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

呂純陽祖師:喜怒哀樂之未發,則寂然不動之本性此謂之中,乃第九識,心之本體,故曰天下之大本,感而遂通,行純善軌道,毋所「乖戾」(行為不合人情),此謂之「和」乃第八識心之正,故曰天下之達道,動而偏右亦偏左,善惡搖擺不定,脫離常軌此謂之念,乃第六識,心之邪可曰天下之末流。

說如果你有辦法做到中和這個地步,推及到天地中和,一年四季不亂,推及到萬物的中和,萬物都會順利發育生長。(經典的解釋並不是一次就能了解,有時候要一再的複習,第一次會覺得不知道堂主在說什麼、聽不清楚,很多道理是要一而再,再而三,就像大人教小孩一樣教好幾次,除非你有超高的智慧,所以要一再的複習)。

 

第二章

【本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意】:孔子(仲尼)這樣說:君子所作所為都是照中庸的道理去行,而小人所做所為是違反中庸的道理,所以君子今天有辦法合乎中庸就是他有君子的道德,而且有辦法時時處於不偏不執的中間,小人違反中庸就是小人所做事情什麼都不驚怕的關係。(這是君子與小人的差別)。

朱熹夫子:君子之所以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能隨時處「中」也,小人之所以反其「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無所忌憚也。

呂純陽祖師: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者是由於有君子之道德,而能時時處在正中(不偏),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是由於小人之心是所作所為者皆無所畏懼,故論語季氏篇中孔子曾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論語季氏篇: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之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呂純陽祖師:「天命」者,天之所命,賦人吉凶、禍福、壽夭者,所謂人造因而天賦予果報者,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君子畏之,其畏一也。「大人」即聖人也,與天地合其德,君子畏之,其畏二也。「聖人之言」者,聖人之遺文也,聖人之言代天宣化,君子畏之,其畏三也。故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即與君子反,不知果報,不信從善吉,從惡兇而不畏。「狎」輕慢也,見大人寬容而生輕慢,「侮」欺侮也,是聖人之遺文虛妄而欺侮,故曰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也。

 

第三章

【本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意】:孔子說:中庸的道理可説至清至微,可以說那個中庸的道理好,好到極點,至矣,可說沒比中庸的道理還好的,不過可惜我們世間的人很少能夠做得到的,若說這個人對於中庸做得到的鮮(就是很少),已經可以說百姓做得到已經很少了,我說中庸的道理不是只有一般的人做不到,連一些根基較淺的修行人他都做不到,所以在論語有一句話才跟我們這麼說。

論語公治長第五:子貢曰:夫子(老師)之文章(道理)可得而聞也(可聽可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本性與脫生死之道)不可得而聞之(沒辦法去聽),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我未能行之,驚怕到不敢聽)。(孔子的道能宏揚的大功臣是子貢,子貢供給孔子的金錢,子貢是商人很有錢但是他所賺的錢都貢獻給孔子出去傳道,子路也是孔子的徒弟,是孔子的保鏢,他身材高大魁武,若有人輕視欺侮孔子,子路一站在旁邊沒人趕欺侮,所以他們兩人都成為賢人七十二位之ㄧ。)

論語述而第七: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別人要使用我,我就出來讓人使用,人家若不用我,我就隱藏起來,等於看破名利,但是現今很多人,人家要用他,他說我不要,人家不用他,他就說看不起他),唯我與耳(顏回),有是夫(才有辦法)。(當時子貢不服問孔子說:難道我真的做不到嗎?孔子說:你絕對做不到,因為你是生意人,你若做得到就不用作生意了。)

第四章

【本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意】:進入道門不知道真道的人很多,好比像說我們每天在喝茶、吃飯,但是你還不知道那個味道,不然在座的人飯到底什麼味道,你們知道嗎?我們用這個飲食的味來比喻這個中庸之理,你要知道這個味道不困難,而且我們要知道道也很容易,要細心去嚼、要細心去研究。所以孔子才這樣說:中庸的道理,今天沒辦法實行,我已經知道其中的原因,就是有知識的人超過別人,沒辦法得到那個中庸,太聰明的人學不到道,就是這樣,太聰明的人會自作聰明,若是笨的人他沒辦法學,也辦法得到中庸,為了這個原因中庸的道沒辦法實行,中庸的道理沒辦法去明白,孔子說我已經知道這個原因了,有才能的人自作聰明,不肖的人(無才能)不想去研究,為了這個原因中庸的道才沒辦法去明白,好比一個人,你想每個人都要喝水要吃飯,不過很少人知道這個水的味道和飯的味道。

朱熹夫子:道者天理之當然(天理應該要做的),中而已矣(但是道只有走中間路而已)。

 

第五章

【本文】: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意】:孔子這樣說:中庸之道實在很難走,中庸的道為什麼難走,因為世間人若不是執空就是著相,而且一般信仰宗教的人都是喜愛小乘之法,愛靈感顯化,所以才沒有辦法接納上乘之法這個中庸之道。

修真錄:世人不知天命,不明自性,不率性而行,不願自修自度,故中庸之道不行,而下乘之法盛行於世,下乘法者依神靠佛有形有色之法,則望神佛得度者也。

(世間人都不率性而行,不願意自修自渡都是望神託佛,要這些有形相的望神佛來渡,世間人都只望佛渡他,佛自無始以來有好幾萬尊神佛,為什麼眾生到現在還在輪迴生死,一世又一世,所以你若不自修自渡,佛是無法渡你,像釋迦佛祖的大藏經裡說得明明白白說,釋迦佛祖的大兒子現在還在阿鼻地獄,他自己都無法渡自己的兒子怎麼有辦法渡你呢?要我們自己才有辦法渡自己,我常在解釋詩時說:我們要破除迷信,不要聽那些神棍說:你來安個什麼,你的業障就會消,其實是告訴你的人,就能消,因為他拿你的錢來還別人,所以他自己消,而你只是多花錢。仙佛常說:個人造的因果業,只有自己有辦法解決,例如我欠施老師ㄧ件東西或人情債,我拜託別人告訴他:你看我的面子,不要向他討,他面子做給他說:不向他要,其實他嘴巴說不要討,心裡還掛念說:欠我東西不還,我還叫某某人來說,我面子做給他暫時不討,他心裡永遠放在心,如果你自己去找他說:你這麼有錢有差那一點點嗎?你不要討啦!以後他就不敢討了,所以所欠的因果只有當事者自己才有辦法還)。

六祖壇經般若品:小根之人(根基淺之人)聞此頓教(聽到脫生死的道)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度如是。(西方九品蓮台有下三品、中三品、上三品加起來就是九品,下三品是七寶牢獄,你不要認為九品都是好的,雖然西方都沒有壞的,都是金銀珠寶、琉璃,但是就像牢獄,像現在的人他生病被送到養老院,不出三天就不住跑回去,因為不自由,所以往西方不一定是好的,要看你是什麼品位,若是地獄必須再轉世,但是七寶牢獄永遠不必轉世,就像我們人如果不喜歡唱歌坐在ktv是坐不住的,這是一樣的道理。)

法華經:我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深深黏在內心)故以種種因緣,譬如方便而為說法是因地、因人、因時來方便說法,該跟什麼人說什麼話,該何時說,例如李道長在說這部老母經,他在三間母娘堂說這部經,有位固定的司機載他去,三間聽一聽,這司機說:老師啊!你這部老母娘經來三間廟都說不一樣說三種,真令人懷疑,李道長說:當然說不一樣,我ㄧ踏入廟門就問他們的宮主,你們這裡有在唸經嗎?他說有,到另一間問你有在祭改嗎?他們說有,再到一間說:你們這間有在說道理嗎?他說有,這樣李道長一部經說三種道理,他說:那一間都在念佛的,你告訴她唸佛無效,就會被那些廟公趕出門,廟公會說:我告訴他們說念經可往西方,你說無效,一定被趕出去就沒辦法渡眾生,到這間有在祭改,你如果說:祭改是無效,是要靠自己修才有效,但是他是靠祭改生活的,聽你說無效一定把你敢出去,這樣我就無法渡眾,所以暫時要先附合他們,跟人說人話,跟鬼說鬼話,說到他深入,改天再勸他,像佛祖說四十年都沒說真理,到最後六年才說真理,他才說得通,這就是方便說法。我們這些等於是博士班,博士班你還在傳迷惘的道,他說我何必聽,我是要求不必轉世的道,你還說迷惘的道,所以我們所說的是要真理。

孟子盡心章句上: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著:知之、明之),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世人學道行道而不知道理者太多人啊)。

呂純陽祖師:中庸之道,惟有智慧者能明其理而行之,至於智者賢者皆過之,愚者不肖者皆不及,非著空則著相,不論初學或久習之,終身不誤中庸之理,故難行中庸之道也。(中庸這個道只有有智慧明白道理的人才有辦法走,如有知識或過度聰明者或愚笨的人沒才能的,這都沒辦法,他們不是執空就是執相,所以無論是初學的人或是學很久的人,一輩子都無法領悟,就很難行這個中庸之理,現在世間人都像六祖慧能所說的執相執空,所以六祖慧能才告訴眾生要以相離相,以空離空,那什麼是相?什麼是空?相就是有形相,例如你現在知道廟裡有法會熱鬧,人家叫你去幫忙,你去幫忙或工作時要離相,就是說我的心裡不要想說:我今日來幫忙服務盼望神保佑或賜給我什麼,這就是以相離相,以空離空就是我的心就是佛,我何必去拜佛,那就錯誤了,你的心雖是佛但是人家廟裡要你去做事,你要去做,但是你不可迷念說:佛祖我來幫忙做事情你要助我什麼,不能有這些慾望,這是我學道者必須記住的,像慧能的大弟子媽祖的一個徒弟執相,他每天跪著一直唸阿彌陀佛,不知修為,師父看了說這位執相了,這要如何解釋呢?另一位弟子問:師父!你說:是實是佛,另一位說是實非佛,你心無佛,你說他是心有佛,而說他心無佛,為什麼?因為他每日著相,跪著唸經拜佛,不知修,這位空相的人說:我的心就是佛,看到木頭人佛祖我就不願尊敬,就產生驕傲排斥的心,所以就告訴執相執空的人說:你的心無佛,告訴執相的人說:你的心就是佛,這就是因時因地看什麼人說什麼話,當今的人譬如我告訴你說:佛在你心中,執空的人到廟裡對仙佛不拜,說我哪需要拜你太子爺,他不願拜,你說他心無佛,他每天跪著拜說太子元帥你要保佑我、、、,不知修身養性,所以我們要以相離相以空離空)。

 

第六章

【本文】:子曰:「1.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爾言,2.隱惡而揚善,3.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意】:孔子說:

1.姚大舜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姚大舜做事不會自作聰明,無論做什麼都會請教別人,而且會省察自己所說的話,雖然很淺的道理,在言語之間他絕對不會說不適當的話。朱熹夫子:舜之所以為大知者(智慧),以其不自用(不以其自己之意),而取諸人也(以別人之言論),爾言者、淺近之言。(朱熹夫子說:姚大舜是位有智慧的人,他不會用自己的意思,他都會聽別人的言論作為參考再行動)2.將別人做錯的事,他把它隱藏起來,讓犯了過失的人有這個懺悔自新的機會,而且將別人好的事情,將他宣揚出來,讓這個行善的人得到讚美的鼓勵。不過感嘆當今我們這個社會,若是五個人在一起都是隱善揚惡,因此惡人會增加不會減少,媒體都宣傳不好的,因此惡人更多。

呂純陽祖師:「隱惡」者隱人之惡,非隱己之惡也,隱人之惡也。隱人之惡可淨化民事。「揚善」者,揚人之善,非揚己之善,揚人之善可勉人守法,故若能「隱惡而揚善」者功德無量矣

3.假使有議論,你說一種話,他說一種話,現在我們將眾人說的話,兩端就是相反的言論,雙邊的話都把它拿來做研究,擇其善,感覺說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我們就順從,取中道來教化天下的人,這就是姚大舜做聖人的原因。(你看當今的媒體都是揚惡隱善,壞人或小偷電視媒體一直播放,結果壞人小偷愈來愈多,善人不誇讚,行善者越來越少,有時候要看情形,有的人說:善事不要讓人知道,社會上很多事,例如政府說救災十萬元,內政部就發個獎狀給你,結果好多人就搶著佈施,若將這個善事掩蓋起來,做善事又沒人知道,還叫我拿錢給人,又沒人知道我行善,所以孔子的大弟子子貢子路,子貢撿到羊就還給主人,主人就拿錢答謝他,有人就告訴孔子說:你子貢幫助人家拿錢給他,他就拿了。子路幫助人家,人家拿錢給他,她說我不要。孔子說:子貢的作法才是對的,子貢就是利用行善受人表揚讚美來帶動社會上無心的人來做,子貢將他人給的獎金,拿去幫助他人,不納為已有,所以並不是行善不要宣揚,而是要看情形,在這種情形下不表揚無法帶動整個風氣,但是你被表揚不可記在心裡到處炫耀,你被表揚是為了帶動社會風氣的心態)。

 

第七章

【本文】: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音ㄍㄨˇ,意網的總稱擭陷阱之中,而莫知之辟也。

】:孔子說:每個人都這樣說,說我很聰明,但是被人牽到網子裡,牽到陷阱的裡面,他都還不知道要閃開,就是說自作聰明的人,他私慾充滿,不顧義理道德,都做不合理犯法的事情,他感覺很得意很神氣,但是聰明的人,他這個災害在面前已經被人趕到法網了,也就是本文所說的這個「罟」,你看當今監獄所關的人皆是聰明人,人說賊計狀元才,呆的人都不會犯法,犯法的人絕大多數是聰明人。

【本文】: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意】:孔子又說:人人都說我怎麼的聰明,但是叫他選擇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他沒辦法守過一個月,意思就是說根本沒辦法守,像這種的人沒辦法守下去,還算說什麼聰明。

呂純陽祖師:大聖若愚,大知若拙,故老子云:絕聖棄知(知識),民利百倍。(絕聖的絕是去掉,聖不是聖人是指你的技術、你做任何事比別人有辦法像做木工的叫木聖,下棋的叫棋聖,這種超越他人知識的人,這種人我們不要褒獎恭維他,這樣人民才能得到百利)

莊子云:絕聖棄知,大道乃止(停止),人皆予知(稱我很聰明)乃非真智,知是他稱,而非自稱,故自稱其知者,大拙之至也,此文所言聖,非指修養最高之聖,乃指一般專業之最聰明人。棄知乃指拋棄自作聰明之。

道德經:絕聖棄知、民利百倍。

呂純陽祖師:本章所云聖者,非指道德至上修養極高之聖人。乃指創制科學絕頂聰明之巧聖也。云智者:非道中所言之智慧,乃俗所言之巧智,絕巧聖不生,棄巧智不用,使民各安其居,樂其業,則民享百倍之利,故曰,絕聖棄智,民利百倍也。(巧智是指鬼頭鬼腦,若不要生出來,不要用就能安居樂業,例如這些小偷,如果科學家一發明東西出來,他就有辦法破解。)

 

第八章

【本文】: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意】:孔子這樣說:顏回的為人他能守中庸之道,有辦法來擇取中庸這個道。他得到一件好的道理就把它放在心裡,時時奉持他就不肯把中庸之道忘記。

朱熹夫子:拳拳服膺乃奉持之貌,「服」猶著也(粘在也),「膺」胸也,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間,言能守也。

呂純陽祖師:手指內屈而掘曰「拳」,拳拳即握固不捨,服膺者置在心中(擁抱在心中),言所得之道永置心中也。

 

第九章

【本文】: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意】:孔子這樣說:一個人做官,你國家雖然很大,他可以去治理,若是做再大的官(爵祿就是做大官),雖然很可貴,但是我隨時可以把他辭掉,那個刀雖然很利,我可以踏上去,只有中庸的道理,看來很平常。但是完全要做得到是不容易的。

呂純陽祖師:以刑法治天下者,非中庸之道也。中庸之治天下必須如大學所言「修身、齊家、治國、治國而後天下平也」。以受環境之逼而辭爵祿者,非中庸之道也,中庸之辭爵祿必須如禮記所言「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而「辭官讓賢也」仗己之勇,蹈上白刄者,非中庸之道也,中庸之必須如左傳所言「見可而進,知難而退也,修身治國,讓賢辭官,能知進退之勇者,希有焉、罕有焉」故孔子云:中庸不可能(不可行)也。此是激勵人之語,非中庸之道,不能行於世也。(若以非常嚴格的法律治天下不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在治天下就是如同大學所說的要先修我們的身、家庭安和樂利,才能治理國家,國家治理得富強,天下就太平,你若受環境所逼來辭掉做官這也不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辭掉爵祿一定要尊照禮記所說的:就是要讓賢,人家比我厲害要出來服務,我就要辭官讓給賢能的人,靠自己的勇猛踏上非常鋒利的刀,這也不是中庸之道,中庸要如同左傳所說的:能用的我們要勇往直前,不行時就要知道退,能夠知道退是非常的少、希罕。所以孔子說:中庸不是那麼好走,這是在勉勵刺激我們的話,並不是說中庸沒辦法走入世間上,是說你要行中庸就要照古禮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選賢與能而行。)

 

第十章

【本文】: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

【意】:子路來問孔子,什麼是強?孔子這樣說:你今天所要問的是南方的強,或北方的強,或是你所要學另外一種的強。

【本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

【意】:完全用著這個寬大柔和的宗旨來教人家,他不會報復一些不照道理、對我沒禮的人,這就是南方的強,這是有道德修養的人行這個道。

朱熹夫子:南方風氣柔弱,故以含忍之力勝人為強(老子守柔為強)。

【本文】:袵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

【意】:完全用我們的意氣用事,手兵器睡在戰甲上面,戰鬥到死,他也都不怕,這就是北方的強。

呂純陽祖師:「衽」席也,「金」者兵器也,「革」者甲胄(兵甲、戰甲)之屬,衽金草者以甲冑為席,寢宿於中也。姙同衽。

【本文】: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

【意】:他說所以我們君子的人,另外在好幾種真正強,平常雖然跟人和和氣氣,但是他不會跟人同流合污,這是君子第一種的強中之強。

呂純陽祖師:「和而不流」與論語所云「和而不同」亦佛家所云「和光不同」之義同,和和氣不爭,「不流」者不肯同流合污,「矯」者真強之意也。

【本文】:中立而不倚,強哉矯。

【意】:中立就是守中庸之道,我們不肯來偏左、偏右。人家著相、我不著相,人家著空我不著空,不固執,這就是第二種強中真正的強。

【本文】: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

【意】:我們國家有道的時候,還不會改變沒發達以前的態度,這就是第三種的強中之強。(國家有道時就是你發現走入正軌時,你不會改變未發達以前的態度,例如家庭在發達後,亦不改變貧窮之時的勤儉,不會因為你有錢就跩、就浪費,你還是像以前貧窮時一樣節儉。)。

【本文】: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意】:國家無道就是指國家戰亂或是國家內部亂七八糟的時候,我不會被名利所誘拐,雖然面臨死亡,不受恐嚇,他不會改變他平常抱負的氣節,這就是第四種的強中之強。

 

第十一章

【本文】: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

【意】:孔子說:素隱行怪這個道,後世雖然有人說這個道很好,但是我不願意傳這種學問和行為。

(沒有真正好的德行,只是隱居例如隱居洞內裡修。沒有修身而違逆自己的本性,我們的本性是要對外利益眾生,而你只修你自己,你看有些佛門的人躲在洞內或他的禪房內修一百零八天不吃不喝,出來轟轟烈烈不得了,動員所有相關的人員去三步一跪、五步一拜,請他出關,大家尊敬得五體投地,這種是不希罕不值得尊敬,只能讚嘆,你很有能耐,躲了一百多天,他何德何能讓你尊敬,因為他是修自己的自私道又不是利濟眾生,像這種人最後沒有人認識他,只有利濟眾生的名聲才可名留千史,像以前王重陽祖師在渡七真徒弟時,最後叫他們都要出去修,只躲在家裡面修你的果是無法成道,七位徒弟個個都乖乖下山去利濟眾生,這樣才有辦法功成果就,這是一定的道理。)。

*何謂「素隱行怪」:無德而隱(隱居)謂之素隱,不修身以逆天命謂之行怪。

又解:即趨向於避害隱身而行為詭(奸詐)譎也。

*朱熹夫子:素當作索,索隱行怪,言深求隱僻之理,而過為詭異之行也,「索」意深入追究。

*呂純陽祖師:素隱者平常出口天機,道隱而不明言也,(就是說他不直說,常說兩句就說天機不可洩漏或說你不夠格不能講等)行怪者:作怪異行為,好談劫數欺世盜名也。(像現在電視在報導王老師的就是素隱形怪,說些妖言惑眾的話)

*故楞嚴經云:末法當中有善巧(花言巧語)者,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言劫火恐怖於人,如當先覺莫入迷惑。

*又論語云:子不語怪力亂神,由此可見聖人是不語怪異之事,而關係大道,則無隱乎眾生也。

*呂純陽祖師:怪力者巫觋(音:ㄒㄧˊ)(男巫)符咒之類使人迷惑於術,行正道者少,不行正道者多。亂神者:邪神、魔神之類(依人類來說貪污官為邪神,黑道為魔神),使人擾亂其心入於迷惑,故孔子不語也。

*辭海:能事無形,以舞降鬼神,鬼神附身,在女曰巫,在男曰覡。

*修真錄:亂神以神通力變化諸神,乃至仙佛或施小惠於人或顯種種奇蹟或移禍愚於人,再顯其能改其禍患。無智慧人,往往受其愚弄,迷信其道,受其教化顛倒是非,脫離正道入於迷途。(所謂:下毒再解毒)。

*達摩血脉論:天摩阿修羅示現神通,皆作得菩薩相貌,種種變化總不是佛,莫錯禮拜,心即是佛,人無佛心,佛不相與。

*呂純陽祖師:

1.仙佛不染塵緣住於無色界(無極界,欲界:是我們凡世間,色界:是指菩薩,還有形相的。無色界:是指佛仙),縱禪定出神猶不能謁,何況凡夫(仙佛他不染塵緣住在無色界,若讓你練到出陽神也無法見到祂,更何況是我們凡夫)。

2.慈航倒駕之仙佛住於色界,惟能禪定行者,出其陽神得謁之。(禪定行者就是能出陽神的人就有辦法見到色界仙佛)。

3.仙佛雖時而下凡,但不住宮廟,或時而臨堂降筆、著經作典示行人道,只在剎那間即回上天,或時以應化之身濟度眾生。故住寺廟之神佛皆蒞任之神或魔或鬼所假扮之神、佛也,欲分辨神格,但看以勸化為主者上神也(勸化道理),以濟世為主者中神,以顯化為主者下神也。若迷惑眾生、示眾生献牲、燒金紙、說劫言禍等等,非鬼即魔之假扮,神佛者謹之、戒之。

【本文】: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意】:學道的人必須要照中庸的道來走,假使說一個人走到半路上受到一個名利誘惑,或是家庭的環境就廢棄他原來所行的中庸之道。孔子說:若是我絕對不肯半途來停止的。中庸之道就是不著相,不著空,所以行中庸之道需要於相離相、於空離空。但是很多修行的人一旦受到社會種種的刺激,或是家庭不和就中途來廢棄中庸之道。(在儒家的聖人:孔子、孟子、子思、曾子、顏回這裡面有三位聖人為了道,他的妻子反對他行道而離婚,因為以前家裡比較貧窮以致失和吵鬧,有七出之罪。)

【本文】:君子依乎中庸,遯(ㄉㄨㄣˋ)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意】:君子是依中庸之道,率性而行,逃避世俗,逆俗而行,看見當成沒看到,世俗的爭名奪利他也不理它,聽當成不知道,不知道世俗在是非爭論、斷除世俗,一點也不後悔,這種功夫只有聖人才做得到。(孔子當初在說中庸之道說簡單一點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人家要用,我們就出來服務社會,人家若不器重不用,我們就隱藏起來,所以孔子才說能做道這兩點無怨無悔只有他和顏回,其他的人沒辦法,例如以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用在現在社會事,每個人背後一定會罵說把我當成狗一樣,需要我就叫來,不需要我就踢出去,又例如今日對他比較好,明日對他較不好就變調,十次對他好九次,一次對他不好,那九次就都枉費,背後就講壞話,所以不簡單,難怪祖師爺叫我們要研究道理,我們要用漸進來增進,我們無法像慧能六祖的頓悟,聽到一句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看出他的本性而頓悟得道。

*呂純陽祖師:刺激「遯世」逃避世俗也(不管世俗事),不見知者,不見世俗名利,不知世俗是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君子率性而行,「於相離相、於空離空」絕世俗而不後悔,唯聖人才能行之。

 

第十二章

【本文】:君子之道,(廢)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

【意】:*朱熹夫子:費,用之廣也,隱,体之微也。君子所言的道用處很廣,但是本體是非常的隱微,你若說人道或是後天道,就是平常沒受過教育的人,也可以讓他们知道內容,假使你若說到至上無極實相的道理(說到脫生死的道理),好比說仙佛的起居生活或是我们人初來人間的由來等,雖是聖人他都還有不知道的地方。因為先天大道乃是心悟,(例如你要說仙天仙佛的起居生活,或說我們人初來人間的由來,這雖然有的聖人還不知道,但仙天大道是心悟,和佛祖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是相同,也就是說有很多的道理是無法用說的,必須用心去悟)。關於君子之道費而隱,其真意猶如釋迦牟尼佛祖無量義經所云:善男子我先於菩提樹下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直說真理。何也?諸眾生「性欲」不同也,故以方便力說種種法,是故四十餘年未顯真實。(佛祖說善男子是包括眾善男子女子,像孟子說:子不教,父之過,說兒子不教是為父的過錯,為人母的都沒錯,這是錯誤的,像六祖惠能三十六對法一樣,說天要知地,說甜要知鹹,說父要知母,說陽要知陰)(佛祖說:我在菩提樹下得到正定、正覺得道時,我用我的慧眼觀看天下眾生,要來傳佛法時,眾生們每個人的根性靈性和慾望不一樣,所以他才用方便力來說各種的法,看人說人話,看鬼說鬼話,對根基淺的就說淺的話,對根基深的說深的話,釋迦佛祖傳道四十六年裡有四十年沒說真實的,說模擬良可說念佛可往西方,拜佛就能得道,這是因時因人因地來說,如果沒這樣說就會跑光光,所以剩這六年就將法華經說真理了,說念佛無法往西方,要功果夠才能往西方,像現在我在形容說,你告訴小孩認真讀書大學畢業可當總統,用這種方法引進他認真讀書,等到長大懂事時,你就要告訴他真理,說不只大學畢業還要選舉,還要有才能,才能當總統,如果小時候你說真實,他就覺得很難不願讀書,所以這是方便說法,我們行道要看這個人根基如何就要說什麼話,這個人高深、智慧高你就不能說幼稚的話,若說幼稚的話,他會說老師胡說八道,哪有那麼簡單唸佛就能往西方。)

*佛光大辭典:「方便」對真實法而言,為引誘眾生入於真實法,而權設之法門故稱為「權設法門」「善巧方便」及佛菩薩應眾生之根機而用種種方法施於化益,暫時引迷入迷,最終必廢改引迷入悟。

【本文】: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

【意】:*孔子:現在要來講實行我们人的人道,一般沒受過教育的愚夫、愚婦(夫婦就是指男女,非指夫妻)也有辦法做得到,但是你若要實行先天大道,無極、實相的境界,有的做到聖人還做不到,現在說做到聖人還做不到,但是你要知道聖人是包括四聖果,不是說只有像孔子這樣才是聖人。有人說為什麼聖人還做不到,你要知到道這個道,我们普通說無人、無我,這就很偉大了,但是道若要達到最高的境界,就是要做到除我(我能捨身為這個道),除我就是沒有我的存在,我活在世間要做什麼?活在世間不是為了我,是為了眾生,假使眾生能生存,我死也沒關係。(無我是我不會和人計較,真正的聖人是要有辦法做到除我,也就是為了這個道我可以捨身的境界)

【本文】: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

【意】:說天地是正大無私,不過世間人還有怨恨(各行各業不同,埋怨如下雨、太熱、太冷等)所以我们君子你若全部要講上乘法,了脫生死的道理,天下的人沒辦法除迷信,因為若上乘法是有智慧的人才有辦法去接受,沒智慧的人他不可能。(天地再怎麼做都不公平,人都還有遺憾。)

*六祖壇經:小根之人聞此頓教(脫生死之道),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像根基淺的人你說道理給他聽不但他不接受,還說你亂說)。(若樹木高大在大的風雨也不會倒,就如同我們人根基深的人,人家說要修天人道時,要知十方八邪如何來棄七情六慾,你會說這我做得到,若根基小的你告訴他這個道理,他馬上毀謗你)。

*大智度論:求道者,隨其根利(深)鈍(淺)各得其道,譬如龍王降雨,普雨天下,雨無差別,大樹大草根大,故受多。小樹小草根小,故小受,雨多,悉皆自倒。

*道德經:上士聞道,勤而行之(高智慧的人聽到這個道會認真去做),中士聞道,若存若王(似相信似不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若不被下士之人所笑,則不能成先天道也)。(上士是指高智慧的人)

*論語:道不同,不相為謀。

*法華經:告舍利佛,謗斯經(法華經)者若說其罪窮劫不盡(一世人還不完),以是因緣(為了這個原因)。

*釋迦牟尼佛祖說:我故語你,無智人中,莫說此經,若見有人,持戒清潔,如淨明珠,求大乘經,如是之人乃可為說。(無智慧的人你不要說這種上乘的大道理,你要看世間的人有沒有遵守道的戒律修為,是真正在修,他修得就像一顆明珠,這種人你告訴他大道理他才聽得懂,這種才可說大乘經,像下乘半信半疑無智者你告訴他,卻讓他毀謗經典,害他造業。)

【本文】: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

【意】:詩經裡面這樣說:你抬頭看天上,鳶鳥在天上打轉的飛,消遙自在,你頭向下看水裡魚在水中活活潑潑的游,我们學道就是這樣學道,上看鳶鳥在天上飛,下你觀察魚在游,因為道是自然的不用勉強,說法要因時、因地來講,所以俗語才講一句話:下海知魚性、上山識鳥音。

【本文】: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意】:所以我们今天身為一個傳道者,你假使若說要度一些沒知識的男男女女就要講一些因果報應啦,假使若是要講最高無極實相,說這些了脫生死的道理,你就要根基很深的人,你就要了解天地造化的道理,你才有辦法去講,這就是指點說我们傳道的人傳道不用勉強,傳道是自然化,你假使若不自然化來說,常常你說到一半人家就不讓你講了。(釋迦佛祖在說泛華經時二萬多人在聽,說到最後剩下時幾人)。

 

第十三章

【本文】: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意】:*孔子這樣說:道是在我们心裡,所以呢?不要我们人啊來離開這個道,但是我们世間人修道都向外尋道,每天東奔西跑,反過來道卻離我们人,本來道在我们心內,道是不離開我們人,不過我们卻自己離開了道,若這樣做法你不能說這個是道。(仙佛登台時常說:佛在心中莫遠求,道在你心中,有些人整天往外跑,今日到台北,明日到高雄,人家說到山上會靈或到、、天池洗澡,就整天到處奔跑,其實不必整天到外面奔波尋找,因為道在我們心中,不要自己離開道)。

*六祖壇經: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先天道),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菩提是梵語,解釋中文就是道,像般若中文解釋是智慧)。(道只要向自己心裡找,你何必去外面求天道,你若照這樣修行,天堂就在你眼前,就是你的心)。

*傳心法要:唯心是佛,但是眾生著相外求,使佛覓佛,終不能得。

*修真錄:今人修道,不向自身覓,反向身外求,東奔西走,忙碌奔波,亦到山間尋寶,亦到廟裡求神託佛以為道,終不能得,當知離身無真道,故「中庸」云:道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當今修道者都不要向身體裡面去找,要向身體外面去找,東西南北跑,整日奔波一下子到山裡找寶,一下子到廟裡求神託佛以為這樣就能成道,其實這樣永遠無法得道,你要知道離身就無真道,所以中庸有寫:道無法離開你的身體,一離開就不是道)。

*王善人:好佛人聽說那廟修的好,就往那廟去找佛,南去朝海、北去拜山,朝叩首、晚念經,求佛渡他往西方,去見我佛,人都不知,顧名思義,不知我「佛」就是自己,偏向外求,越走越遠,所以古人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你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本文】: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音:ㄋㄧˋ,斜視)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意】:詩經這樣說:說我们用這個斧頭來砍伐木頭,要來做斧頭柄,新的斧頭柄就是要跟舊的斧頭柄一樣,離這個斧頭柄不遠(形體相似),這就是我们手中的舊斧頭柄做模樣,所以子思解釋這句話,將詩經這句怎麼說:手拿著舊斧頭柄去取新的斧頭柄,就用這個斜視看這個斧頭柄,新的斧頭柄要像這個舊的柄一樣,不能差太遠,以這個道理來告訴我们君子要治理世間人的道理是要用自己所行的道去教別人,才可以改正別人像我们這樣的修養。今天要做一個傳道者,你說你要像舊的斧頭柄要度化世間人,世間人就好像新的斧頭柄,可惜世間人自己在修後天有形有相的道,卻要教人修先天無相的道,這怎麼可能(這句的意思是說我們要傳道給別人,我們一定要以我們好的模樣榜樣讓人看,讓人家學習,例如我當堂主說這個道理,我若沒以身作則,你們照我的行為去做,這樣就全部壞模樣,就不是修道。所以子思引詩經這句的意思是要告訴我們要作為傳道者、修道者若要教別人,一定要有好的榜樣讓人學習,這樣做出來才會一樣)。

【本文】: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意】:一個人你若有辦法做到忠恕(忠恕是行道的準繩,做為行道者要忠、要有包容心),這樣離開中庸這個道就不遠了,大家做事情若加在我的身上,我若不去接收的話,這樣我就不要將這些事情加在別人身上(就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違是指離開)。

*朱熹夫子:盡己(修養自己)之謂「忠」,推己(將自己之道理送給別人)之謂「恕」。

*程子:「忠」就是人道、修養自己。「恕」就是天理,就是度化眾生也。

【本文】: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

【意】:孔子說:君子之道有四項,我一項都做不到。第一、要緊就是希望什麼?希望做兒子的人來孝順父母,將這個孝道來教導人行這個孝,但是我對於這個孝道做不到,那麼大家就認為說孔子不孝嗎?非也,因為孔子的父親早死,所以他沒辦法盡到他做兒子的孝道而自責(孔子年三歲而亡),當今之人反自責,父母早亡,未能栽培長大或遺留財產。(丘是孔子的正名)

【本文】: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意】:第二、我所希望做臣的人要盡忠這個國家來教導這些所有的弟子,但是對於國家的盡忠,我完全做不到。為什麼?因為孔子出生在魯國,在魯定公的時後,他做到宰相只有施政三個月而已,魯國被孔子治理的安和樂利、國泰平安、風調雨順非常的好,隔壁的齊國國王聽到風聲,怕魯國強盛起來,所以齊國就進了美女八十人來巴結魯國的奸臣,來迷惑魯國的國君,那時候孔子一直要將魯定公改革、遠離酒色,結果那些受齊國美女貢獻的奸臣一直慫恿,直至魯定公就不讓他當官了,遠離了魯國,而自責沒辦法對國家盡忠(孔子自責)。

【本文】: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

【意】:第三、我今日所希望做小弟的人要侍奉哥哥,但我做不到。古人言:父早死,長兄為父,因為這個孔子他有一個異母大哥,因孔子父親娶三個老婆,為何娶三個老婆呢?因大老婆無生子,再娶二老婆生了一個跛腳兒子,後來再娶孔子的母親,生了孔子,但是孔子整日在外面傳道,不在家庭實行小弟侍奉哥哥的義務,假若是一般人就會推辭說那不是我的親哥哥,那是同父異母生的,或是說我整日在傳教,那有時間去侍奉,或者說哥哥比我年紀大照顧我才對啊!但是孔子不是,他自責他說做小弟要侍奉哥哥,但是這件事我完全都做不到。

【本文】: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意】:第四、我希望做朋友的人要教導別人做朋友不要有倨高心理,要先對人有禮,先有禮去,才有禮來,不要想說朋友對我们好,我们沒有先以禮待之,但是孔子說這個我做不到。為什麼孔子說這種小事情都做不到呢?你就要來了解孔子當時的環境,孔子是一代師表,什麼人有辦法跟孔子比教呢?沒有一個人和孔子稱呼敢說孔子是他的朋友,不敢用朋友這個稱呼,見到孔子都用師的禮節來和孔子交往,每一個人都稱呼孔子為老師,所以孔子自己感嘆說:做朋友的道理我做不到,因為我要和別人做朋友,他们卻都稱呼我老師,我沒辦法交朋友了。

【本文】: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

【意】:呂純陽祖師:「庸」平常也,「行」實踐也,平常德行上盡力而為,故云「庸德之行,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也,「謹」擇其可也,「有餘」多餘之語也,則是非之言也,有德之人,但論正事,不說己之善不談人之非,故云:庸言之謹,有餘不敢盡也。(孔子說:平常在德行上會盡我的能力去做,平常說的話要謹慎去發言,對於德行做不到的地方,你要盡力、不要懶惰、要勉強去做,假使沒有用的話、是非的話不能隨便就說出來。

【本文】: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音:ㄗㄠˋ)慥爾。」

【意】:一個人要說話要回顧看你自己所做的事情。而且做事情你要回顧你自己所說的話對不對,君子的人怎麼可以說的話和做的事不一樣呢?你要說的話就要符合你所做的,所做的就要符合你說的,一個君子不能說這樣一句話隨口就說出。慥慥:意為言行合一。胡:何也,怎麼呀!聽其言、不如觀其行。(這句是說:我們若做得到才說,說出來的事,一定要做到,沒用的話、做不到的就不要說)。

第十四章

【本文】: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意】:辭海:「素」猶現在也、見也(古文、今文為現,音現,非音見)。本文意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各司其職,不超越本份、越權。(不在那個職位上不去干涉他人的所作所為,個人做個人的事,不要超越本身份內的工作,超越自己以外權力)。

【本文】:素富貴,行乎富貴;

【意】:我们修行人就是要守本份(本位),現在第一項要說的是:假如你現在有地位、有錢、環境很好的時候,你就要做富貴環境上面應該做的事情。

*論語:子貢曰:富而不驕。(富有不驕傲)

子曰:富而好禮者也(富裕不但無驕,而要謙禮)。

*孝經諸侯章:在上(上司)不驕、高而不危(站在高位就不危險),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開支有節制、不此奢侈),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本文】:素貧賤,行乎貧賤;

【意】:假使金日貧窮該怎麼辦?我們在貧窮環境應該要做貧窮環境上應該做的事。貧窮的人要如何修?有錢人有錢的修行方法啊!貧窮有貧窮的修行方法啊!不要勉強。*論語:子曰:飯疏食(吃白粗米飯)飲水(配茶水)由肱而枕之(用手腕當枕頭),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士志於道(有志修行的人),而恥惡衣(笑穿破衣服人),惡食者(笑吃粗飯菜),未足與議也(此等不足以與其談道也,指有錢修行人)。

*論語: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修行人道比食更重要)

【本文】:素夷狄,行乎夷狄;(沒有開化的民族)

【意】:假使一個人住在沒有文化的環境(如去山地和原住民住一起)我們做夷狄應做的事情,也就是入境(風)隨俗,但順著那個俗,我們要去感化世間人,假如你一個人去居住在夷狄的地方,我們應該就用我們文化的知識,來教導他們,來改革壞的風俗,這是我們君子的義務。

*論語:子欲居九夷,或曰「陋」(風俗不好未開化)如之何?(孔子要去夷狄傳道,其弟子問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回答:君子在當地傳道,哪有陋之感也)(意思是說不可有輕視)。

【本文】:素患難,行乎患難。

【意】:假使說我們現在這個患難的環境,我們就應該做患難中應該做的事情。修道的人假使我們若遇到患難,絕對不要退道,我們要說這患難是上天來考驗修道的志向,道若不考驗就沒辦法成道。所以孔子當時困在這個陳國、蔡國之中間受到災難,他覺得說很萬幸,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本文】: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意】:說我們君子的人,不論你入於什麼的環境,我們乃能悠然自得其樂不會失於這個道。

*辭海:「不」語助詞,加重自得之意。

【本文】: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

【意】:說假若一個人他的環境是做為一個上司,要負起上司的責任,不要拿上一位的權勢來壓制下面的人,如果你是在下位的時候要忠實於上司,不要用不正當的方法來巴結上司,來達到你的希望,只求自身的正直不去責備別人,這樣就沒什麼怨恨。

【本文】: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意】:說我們君子之人做事情,上不去怨天,下不去責怪別人,所以君子居身平直,一切都憑天安排,若是小人不知道天命,做事情都不顧冒險,有想得到非分之利。

中庸心德:「易」平正也(公平正大),中庸之道本是平正,「險」則反中庸。此本文重在「居易以」字足見命不可徙徒俟(ㄙˋ),避居易以俟之(公平正大去做,成果以命安排),「徼」求之,「幸不當得而得之」,小人不知天命違背天理,妄作妄為,行詐冒險,想得分外不當得之利益。

【本文】: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意】:說我們今天射箭這個道理,就是和君子之道很相像,你假使射不到這個中心點,就是反過來責備自己射藝不精確,不會去怪說這個箭靶的中心點不正。鵠(ㄍㄨˇ或ㄏㄨˇ):射箭中心圈。

 

第十五章

【本文】: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意】:說我們君子所行的道,譬如我們走遠路一定從近的地方開始,又譬如要爬高,一定從低處開始,當今的修行人都希望一步登天,所以都中了左道旁門的引誘,人道不要修,功果也不要積,只有望著要做仙做佛,一個人要做聖人、要做仙佛一定要盡人道,進一步要斷七情六慾、棄十惡八邪。

*引呂純陽祖師:欲求天道、人道合仙,參而行之,仙聖同肩,蓋天豈有不忠不孝之神乎。

*俢真錄:欲求天道長生,先盡人道為務,「務」專心力也。(要求天道一定要先盡人道)

【本文】: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ㄒㄧˋ:合),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

【意】:詩經裡面這麼說:妻與子感情好合,像是在談瑟彈琴一樣協調和協,兄弟感情投合,大家都歡歡喜喜的過日子,那麼這家庭就非常相宜,讓你的妻兒大家都很快樂。。

【本文】:子曰:「父母其順已乎!」

【意】:孔子談完這篇詩經以後,他說一家子的人既然這樣的和合快樂,做父母的一定也非常的高興,所以子思來引這首的經,就要明白行遠自邇,登高自卑這個意思。這就是來說家庭的和樂,你家庭不和樂,你人道不修要怎麼修天道。

*大戴禮記:民之本教(根本之教育)曰孝,其行(行此孝道)之曰養,「養可能也,敬為難」,「敬(尊敬)可能也,安(安心)為難」,「安可能也,久為難(使安有可能,但長久使其安心就很困難)」。

 

第十六章

【本文】: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

【意】:*孔子說:鬼神的顯赫可說是達到極點,此文之「德」意為顯赫、顯化靈感。

*呂純陽祖師:仙佛之顯赫,主在濟度,諸天正神之顯赫,主在濟世。「德」者旺氣也,鬼神之顯赫,以旺氣伏眾,信我、順我者佑之,不信我者不佑之,逆我者殃之(反背我就受災殃),盛氣彌彌在社會故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鬼神可敬不可近故孔子嘗言:敬鬼神而遠之,是故,信神者謹之,擇其善而從之(選擇好的才跟隨之)。盛氣:驕慢之氣。

【本文】: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

【意】:我們這個鬼神的真面目,你要看看不到,所以這個鬼神來附這個乩童的身體,你只是看這個乩童的面目,真實鬼神的面目都看不到,鬼神的聲音你也聽不到,乩童在說的話也只有乩童的聲音,真正鬼神的聲音你也是聽不到,不過這個鬼神的本體,祂沒辦法遺失,說鬼神去附在乩童的身體,雖然你看不到祂的真面目、聽不到祂真正的聲音,不過鬼神的本體在指揮乩童行動,所以乩童一切的行動就是鬼神的本體。

【本文】: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意】:說這個神讓我們天下的人全都齋戒清潔,穿著禮服來祭祀的時候,好像有這個神存在,在你的身邊,好像在你的頭上,也好像在你的周圍。世間人當今都是欺善怕惡,若是大神大道像仙佛聖人,世間人都不想拜,因為仙佛不會顯赫啊!所以無靈感顯赫的廟,你都不會去拜,因為神都不會責罰人啊。比如孔子是聖人有幾個人去孔子廟拜呢?所以鬼神都會顯赫,你不聽祂的話祂會責罰你以致世間人多怕,大多數的人都要去拜這個鬼神。

【本文】: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ㄕㄣˇ)可射思。』

【意】:詩經裡面說::神的降臨是沒辦法去猜測的,何況你怎麼可怠慢呢?

辭海:「格」來也。「思」助詞加重語氣。「度」量也。「矧」況也,何況也。「射」厭倦而不敬,慎也。

【本文】: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ㄧㄢˇ:同掩)如此夫!」

【意】:神本來是隱微,我們看不到,就藉這個乩童的本身來顯赫,可見我們人的誠心是這樣不能掩藏。

 

第十七章

【本文】: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第十七章是孔子要說三官大帝的地官舜帝)

【意】:孔子這樣說:姚大舜是一個很孝順的人,若論他的德性已經做到聖人,若論到他的尊貴,已經做到皇帝,論其財富,已經得到四海以內所有的天下,死了以後,後世人們替他蓋宗廟來祭祀,子子孫孫永遠保持祭禮,所以我們大孝格天(大孝的人可以得到天下)。大孝即大德,姚大舜以孝來得天下。

【本文】: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意】:所以有大德行人,一定有大德行的過歷,必定會得到最尊貴的地位,必定得到最大的福祿,必定得到最高的聲名,必定會得到最長的壽命。(此壽命非指人間之壽,乃指與天地同壽,就是幾千年來大家都會認同尊敬)(其餘、位、祿名,亦指天爵之精神,非指人間之)。

【本文】: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

【意】:說上天來生萬物,看到有道根深厚的人一定去保護他,你有種植道根的人,上天一定會派護法神去培養他成道,萬一受災難的時候一定會幫助他脫離災難,得到好處。辭海:篤:厚也。傾:危也,危險。覆:庇蔭。(所以由這句我們回想當今的人,如果你有天命或是你心中確實是有道根的人,上天一定會保護你,一定會派護法神保護,一定會培養你成道,若萬一要受災難時一定會讓你脫離災難,你若有道根者確實上天時時刻刻都會派護法保護你,也一定幫忙你成道,所以同修一定要相信此道理不要認為這怎麼可能,只要你的心有誠心,無形之中絕對會有保護者護著你,但是你也絕對不可做錯,你一做錯,護法馬上回去報告)。

【本文】: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意】:詩經裡面一句:說賢善有快樂的君子,有很盛大的美德,受人民的歸化,受大眾的愛戴,接受天的降福,上天保佑他,讓他做天子(皇帝)又賜福祿給他,所以你有大德行的人,一定受天命做皇帝。(此段乃指上文姚大舜也)。憲憲:顯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埔心鄉懿德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